之所以有这个疑问是因为很多人在投保过程中认为医疗险(特别是高保额的医疗险)和重疾险都是保障健康风险的,但后者却比前者贵很多,出于保障的角度来看似乎没有道理,所以很多人都有这样的疑惑:

如果买了医疗险,还有有必要买重疾险吗?

答案是肯定的。

首先,你要知道医疗险和重疾险有哪些区别

1、保障范围区别

重疾险顾名思义主要保重大疾病,比如如癌症,尿毒症,脑溢血等几十种大病,以及合同约定的轻症。

医疗险的保障范围比重疾险要广,不仅上面这些会保障,凡是因健康受到损伤导致的产生医疗经济损失都可以得到保障。

咦,这样看医疗险反而比重疾险更好啊,当然不是。

2、保障兑现方式有区别

在保障兑现方式(给付方式)上,重疾险优于医疗险。前者只要确诊得了在保障范围内的疾病,保险公司会提前把赔偿款打进你的账户,至于这钱你是拿去看病、治疗、还是养娃还房贷,保险公司无权干涉。

而且省去了钱不够四处凑钱的麻烦,要知道重大疾病花费都不菲,对于很多家庭,未必能一下子拿出这么多钱用于治疗,延误了治病时间。

还有些人,可能这笔钱一部分用于治疗,一部分留给家人,弥补家庭收入中断造成的损失。或者如果时日无多,可以拿这笔钱周游世界、买自己以前想买不舍得买的东西。

而医疗险是报销型的,花多少报多少,先治疗后报销(拿着医疗发票报销,周期长,流程麻烦)。不但需要自己先垫付医药费,而且只能保障当前生病的经济损失,花多少报多少,无法保障收入中断导致的经济损失。

3、承诺续保方面,双方不可同日而语

重疾险的大多侧重于中长期保障,有定期保到60岁、70岁和终身等可选。一旦约定好了保障期限,这期间内都可获得保障。

医疗险的保障期间一般都是一年期,因此最大的风险就是续保存在不确定性。很可能因为产品停售、保险期间被保人出险或身体状况发生变化导致无法续保,保障中断。

有人会说了,大不了我可以第二年再买一个别家的嘛。那你就太天真了。

越往后随着年龄越大,医疗险的价格越高,性价比就变得越低。特别是到了55周岁以后医疗险的价格明显上涨,而且会变得越来越难买。

但这个阶段却是身体机能状况下降明显,最需要保障的时期。

总结起来就是:医疗险不能保证续保,随着年龄增加价格一路水涨船高,且不好买。而重疾险可以在投保时就锁定未来几十年以后的保障和价格,不用担心价格上涨。

随着通货膨胀,物价上涨,现在每年几千元的保费30年后可能只够下两次馆子的,到时候医疗险的价格不知道要多贵了。懂了伐?

一旦罹患重疾,就没办法工作,收入来源中断,家里老人小孩要养,房贷车贷要还,日常开支要钱,重疾险最主要作用是收入损失补偿,得了重疾直接得到一笔钱,想怎么花怎么花。

所以,从风险保障方面来看,医疗险完全不能替代重疾险,只能作为经济条件暂时受限时的过度方案,一旦手头宽裕了,最好是买一份重疾险。

买了重疾险,还需要买医疗险吗?

普通刚需家庭,或者单身年轻人可以只买重疾险,毕竟日常生病花费有社保可以报销一部分,重疾险+社保能覆盖大部分风险。

如果有了孩子,家庭风险敞口变大,需要给家里人购买健康方面的保障,但重疾险价格比较贵怎么办?

可以先给家里的顶梁柱买重疾险,其它家庭成员买一年一保的高保额医疗险(百万保额以上),过渡一下。这样能将健康风险全覆盖+覆盖一部分家庭收入中断的风险。

重疾险的保额可以是剩余房贷总额。

如果没有社保怎么办?

1、先把社保交上,毕竟它是带有国家补贴性质的,性价比超过所以商业健康保险;
2、不交社保,买一份长期重疾险+一年一保的医疗险(很便宜,保障日常看病的损失),等到50周岁或者子女都参加工作了,可以不再购买医疗险,只保留重疾险即可。因为此时的最大风险来自于重大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