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信大家都知道,目前国内整体的物业服务行业仍然是以劳动密集型为主,技术和管理次之,资本为后,结合之前有朋友讨论的关于劳动者保护的相关话题,今天就和大家分享有关工伤保险的相关政策法规。当然,工伤保险除了适用于房地产、物业服务和白蚁防治等行业外,也适用于其他的有关企事业单位,大家可以按照实际情况予以参考。
一、可享受工伤保险待遇的主体。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的企业、事业单位、社会团队、民办非企业单位、基金会、律师事务所、会计师事务所等组织和个体工商户的雇工,均有按照规定享受工伤保险待遇的权利。那么非全日制的劳动者是否可以享受工伤保险待遇?按照有关规定,非全日制的劳动者(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小时工、钟点工)也应享受工伤待遇。用人单位应按照国家有关规定为建立劳动关系的非全日制劳动者缴纳工伤保险费,如从事非全日制工作的劳动者不幸发生工伤事故的,其依法享受工作保险待遇。
工伤保险费的征缴按照《社会保险费征缴暂行条例》关于基本养老保险费、基本医疗保险费、失业保险费的征缴规定执行。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工伤保险连同基本养老保险、基本医疗保险(含生育保险)、工伤保险和住房公积金被称为“五险一金”。其中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和失业保险,这三种险是由企业和个人共同缴纳的保费;工伤保险和生育保险完全是由企业承担的,个人不需要缴纳。
二、提出工伤认定的主体。一是用人单位提出工伤认定申请。职工发生事故伤害或者按照职业病防治法规定被诊断、鉴定为职业病,通常情况下,所在单位应当自事故伤害发生之日或者被诊断、鉴定为职业病之日起30日内,向有关社会保险行政部门(一般在参保所在地的人社部门)提出工伤认定申请。同时,如用人单位未在规定的时限内提交工伤认定申请,在此期间发生符合规定的工伤待遇等有关费用由该用人单位负担。
二是职工或者其近亲属、工会提出工伤认定申请。如用人单位未在规定的时限内提出工伤认定申请的,受伤害职工或者其近亲属、工会组织在事故伤害发生之日或者被诊断、鉴定为职业病之日起1年内,可以直接按照规定提出工伤认定申请。
三、可以认定为工伤的情形。一是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场所内,因工作原因受到事故伤害的;二是工作时间前后在工作场所内,从事与工作有关的预备性或者收尾性工作受到事故伤害的;三是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场所内,因履行工作职责受到暴力等意外伤害的;四是患职业病;五是因工外出期间,由于工作原因受到伤害或者发生事故下落不明的;六是在上下班途中,受到非本人主要责任的交通事故或者城市轨道交通、客运轮渡、火车事故伤害的;七是法律、行政法规规定应当认定为工伤的其他情形。因此,认定为工伤的情形主要为上述列举的6种情形,其中最主要特征就是反复强调与工作的相关性较强。
四、可以视同为工伤的情形。一是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岗位,突发疾病死亡或者在48小时之内经抢救无效死亡的;二是在抢险救灾等维护国家利益、公共利益活动中受到伤害的;三是职工原在军队服役,因战、因公负伤致残,已取得革命伤残军人证,到用人单位后旧伤复发的。
五、工伤认定特殊情形处理。一是不能认定为工伤或者视同为工伤的情形。职工如果是故意犯罪、醉酒或者吸毒、自残或者自杀的,不得认定为工伤或者视同为工伤。二是涉事方有争议的。职工或者其近亲属认为是工伤,用人单位不认为是工伤的,由用人单位承担举证责任。
六、提出工伤认定申请。申请工伤认定应当填写《工伤认定申请表》,提交劳动、聘用合同复印件或者与用人单位存在劳动关系(包括事实劳动关系)、人事关系的其他证明材料,医疗机构出具的受伤后诊断证明书或者职业病诊断证明书(或者职业病诊断鉴定书)。
七、作出工伤认定的决定。有关社会保险行政部门应自受理工伤认定申请之日起60日内作出工伤认定的决定,并书面通知申请工伤认定的职工或者其近亲属和该职工所在单位。其中,有两种特殊情形:一是事实清楚、权利义务明确的工伤认定申请,应在15日内作出工伤认定的决定;二是作出工伤认定决定需要有关司法机关或者有关行政主管部门的结论为依据的,在司法机关或者有关行政主管部门尚未作出结论期间,作出工伤认定决定的时限中止。
好了,上述就是我们今天跟大家分享的有关内容,主要从可享受工伤保险待遇的主体、提出工伤认定的主体、可以认定或视同为工伤的情形、工伤认定特殊情形处理、提出工伤认定申请、作出工伤认定的决定等7方面介绍了相关政策法规。由于篇幅有限,我们将在下回再分享重点的一环-工伤保险待遇。今天就到此,希望能对你有所帮助,我们下回再见!
依据:
1.《工伤保险条例》
2.《工伤认定办法》
3.《社会保险费征缴暂行条例》
4.《关于非全日制用工若干问题的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