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本质上来看,保险也是一种商品,我们在购买保险时,不仅要关注产品质量,还要关心“商家”的服务好不好,毕竟之后可能会涉及到保全、理赔等事项。
很多消费者倾向于选择大公司、大品牌,觉得大公司服务更有保证;而一些中小公司,为了提升口碑,也打出了“服务至上”的口号。
那么我们到底该如何选择呢?
今天我们就来分析一下这个问题,文章主要内容包括:
银保信权威数据丨看一看保险公司服务情况排名
买保险会不会“买时易,理赔难”?
我国有数十家人身险公司,到底哪些公司服务更好呢?是不是小公司的服务一定比大公司差?
最近,银保信发布了《2018年度保险公司服务评价结果》,我们可以作为参考。
先来介绍一下银保信,它的全称是中国银行保险信息技术管理有限公司,是经国务院批准,由中国银保监会直接管理的金融基础设施运营管理单位。
总的来说,作为银保监会旗下的子机构,银保信还是很具有权威性的,评价结果应该也是比较客观的。
银保信发布的这个《服务评价结果》,是如何进行评级的呢?
评价体系重点围绕消费者反映较强烈的销售、理赔、咨询、维权等方面的突出问题,结合行业实际,按财产保险和人身保险分别设定电话呼入人工接通率、理赔获赔率、投诉率等八类定量指标进行计分,在此基础上对重要服务创新和重大负面事件分别进行加/减分调整,评价结果按照得分从高到低依次分为A、B、C、D四大类。
另外要知道,并不是所有保险公司都在参评范围内~
2018年度保险公司服务评价范围为除养老保险公司、健康保险公司、政策性保险公司等类型的保险公司之外,截至2018年12月31日开业满3个会计年度的人身保险公司。
首先,养老保险公司、健康保险公司是没有纳入参评范围的,所以像泰康养老、平安养老、平安健康、复星联合、昆仑健康等公司都是不在表内的。
其次,截至2018年底开业未满3年的公司也不在范围内,所以像海保人寿、华贵人寿这样的新公司们也没有列入其中。
下面我们就来看看,人身险公司中,达到A级评级的都有哪些:
可以看到,目前还没有达到AAA评级的人身险公司,“革命”尚未成功,同志还需努力呀~
AA级中,太平人寿、太平洋人寿都是大家比较熟悉的大公司,交银康联人寿则规模较小,不过从名字我们也能看出来,这家公司是由交通银行控股的,股东背景还是很优秀的。
A级当中,泰康、平安都是典型的大公司,而中银三星、恒大人寿则规模较小。
A级当中的七家公司,可以说是2018年度服务最佳的几个公司了,其中除了平安、太平等四个常见的大公司外,还有一些大家可能根本没听说过的小公司。
其实,很多中小公司也是非常注重服务体验的,服务质量的高低,不能单看公司大小,如果你看中了一款性价比很高、很适合自己的产品,单单因为公司规模小、害怕服务跟不上就放弃这款产品,那就太可惜了。
接下来我们再来看看B级保险公司有哪些(对传统意义上的大公司进行了加粗):

评级B级当中共有44家公司,中国人寿、友邦保险、新华人寿等大公司都位列其中,另外还有三十多家中小型人身险公司。
B级其实是服务质量还不错的情况,可以理解为中上游水平,处于这一等级的公司数量较多,说明我国人身险公司总体服务质量还是可以的。
最后,我们再来看看C、D级的公司都有哪些:
评级C级、D级,相对来说就要差劲一点了,目前来看,还没有差到D级的公司。
C级中共有10家保险公司,这些公司就需要努努力了,不过如果你买了这些公司的产品,也不用慌,因为保险公司的服务质量是动态变化的,上表都是2018年度的评价结果,没准今年这些公司就迎头赶上了~
当然,你可能想问,这些公司服务评级这么低,会不会在理赔时故意刁难消费者?
我们来看看银保信的《2018年度保险公司服务评价结果》中是怎么说的:

关于理赔
除了银保信的评估结果,顺便给大家看看《保险法》对于理赔是怎么规定的:
《保险法》第二十三条:保险人收到……请求后,应当及时作出核定;情形复杂的,应当在三十日内作出核定,但合同另有约定的除外……对属于保险责任的,在与被保险人或者受益人达成赔偿或者给付保险金的协议后十日内,履行赔偿或者给付保险金义务。
所以说,对于消费者来说,不用担心保险公司恶意拒赔或拖延赔偿,大家应做的是准备好正确的理赔材料,争取更快地拿到理赔金,如果真的遇到保险公司恶意拒赔的情况,可以向银保监会举报或者动用法律来维权。
关于投诉
从表中我们可以看出,人身险整体投诉率并不是很高,平均1万人中,连1件投诉都不到,这也说明人身险公司的整体服务质量还是很不错的。
总之,大家挑选保险产品时,不要太在意公司规模大小,主要还是要看产品的保障范围、保障额度。
Ps:这次的服务评级中没有包含平安健康、复星联合健康、昆仑健康、人保健康等健康保险公司,而平时,对于这类保险公司,很多消费者都有一定的疑虑:这些健康险公司跟平时常说的国寿、平安寿等公司有所不同,它们到底受不受《保险法》保护?
保哥要告诉大家,从经营范围上来讲,寿险保险公司的经营范围更广泛、更全面,而健康险保险公司则专注于健康保险领域,可以理解为“专攻术业”。
从安全性上来讲,不论是寿险公司、健康险公司、养老险公司亦或是相互保险公司,它们都是要接受银保监会的偿付能力监管的,有银保监为我们把关,不用过于担心保险公司的安全性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