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社保是按什么基数缴纳的?

admin 1031 0

现在有许多公司在给员工缴纳社会保险时,基数都是按照当地最低工资标准缴纳的。有的公司则是将员工按照职位、本单位的工作年限等等分成了三六九等,不同的等级按照不同的基数缴纳。特别是在民营企业,这样的现象尤为严重。

       那么为什么单位在给员工缴纳社保时会采用不同的基数呢,这里需要先明白社保,也就是社会保险费缴纳的方式。

       社会保险缴纳金额,一般以月为单位进行,为单位缴纳和个人缴纳两部分之和。但是不论对于单位还是个人,基本上都是按照下面的公式来进行的:

       缴费金额 = 社保基数 × 缴纳比例

       其中,社保基数,即社会保险缴费基数,是一个具体的钱数,比如5000元或6000元。而缴纳比例,则是一个百分比,比如10%、20%等。两者相乘最后得到对应的需要缴纳的金额。

       单位和个人都使用同样的社保基数,但是却使用不同的缴纳比例,一般而言,单位的比例要远高于个人。比如养老保险,2019年北京地区,单位使用的缴纳比例是16%,个人是8%。假设以10000元作为基数,那么当月缴纳的养老保险金额是单位和个人部分的二者之和:

       单位缴纳:10000 × 16% = 1600(元)

       个人缴纳:10000 × 8% = 800(元)

       当月总计缴纳:1600 + 800 = 2400(元)

       国家社保部门对社保基数一般是制定了一个有着上下限的范围,比如5000~10000元,但是单位和个人缴纳的比例是固定。比例固定,基数可动,那么如果想要缴纳的钱数少,自然是社保基数选择的越低越好。这也就是为什么单位在缴纳社保时,想方设法的选取更低甚至最低基数的原因。

       有的也许会说,那么基数选择的低了,不是个人缴纳的也少了吗。那不是挺好,缴纳的少了,到手的工资不是就变多了。但是,不要忘记,不论是单位缴纳的,还是个人缴纳的,最后受益人都是个人。单位缴纳的是大部分,个人是小部分。现在个人虽然多缴纳了些,但是单位缴纳的更多,这也意味着未来的自己将会有更大的受益。

       那么既然社保基数是个范围,那么自己的社保基数应该是多少呢,这里说明一下。

       社保总共包括五险,分别为养老、医疗、生育、失业、工伤。当地社保局每年会对这5个险种分别制定一个基数范围。每个险种的基数范围都有一个最少钱数的下限,和最多钱数的上限

       自己的工资数低于下限数值,提升到下限,并以下限作为基数。

自己的工资数高于上限数值,下降到上限,并以上限作为基数。

       自己的工资数在上下限范围之间,以实际工资数作为基数缴纳。

这里以北京市公布的2019年职工养老保险基数为例来进行举例说明。

       北京市2019年职工养老保险社保基数范围是:3613元~23565元。这里的下限就是3613元,一般为上一年本市职工月平均工资的60%;上限是23565元,一般为上一年本市职工月平均工资的300%。

       自己的工资数如果低于3613元,那么基数会提升到3613元,以此作为缴费基数。

       自己的工资数如果高于23565元,那么基数会下降到23565元,以此作为缴费基数。

       自己的工资数在3613元~23565元之间的,则以实际的工资数作为缴费基数。

       缴费基数和先前提到的单位、个人缴费比例,各地因为收入水平差异,所以具体数值范围各不相同。另外,即便同一地区,每年也会有所调整或变更。但是计算方式基本上都和前文说的一致,没有太大的变动。各地社保局每年都会对当地的数值范围进行公示,大家可以到自己所在地的社保局网站或者社保部门进行查询。

       那么前面在定缴纳基数中提到的工资数,到底是多大的范围呢。我们知道,许多人的工资被单位范围分成了许多个部分,包括基本工资、绩效奖金、岗位津贴、各种补助等等。这里的工资难道指的仅仅是基本工资吗?并不是的,这里的工资数,指的是上述的全部。一般是上一年度本人的月平均工资,包括工资、奖金、津贴、补贴等全部收入。关于这一点,我们可以参看《职工基本养老保险个人帐户管理暂行办法》中第一款第7条:

“7、职工本人一般以上一年度本人月平均工资为个人缴费工资基数(有条件的地区也可以本人上月工资收入为个人缴费工资基数,下同)。月平均工资按国家统计局规定列入工资总额统计的项目计算,包括工资、奖金、津贴、补贴等收入。本人月平均工资低于当地职工平均工资60%的,按当地职工月平均工资的60%缴费;超过当地职工月平均工资300%的,按当地职工月平均工资300%缴费,超过部分不记入缴费工资基数,也不记入计发养老金的基数。”

       虽然这里仅仅是对养老保险的规定,但是由此也可以大体看出其它险种对于工资收入的定义。

       许多单位在为员工缴纳社保时,其实是通过谎报员工实际收入,将工资收入缩小到基本工资这种偷换概念的方式,压低了缴纳基数,最终达到了少为员工缴纳社保的目的。员工可以通过社保局相关网站,查询自己的社保基数等等信息,确保是否被单位一方剥削了自己的利益。

       此外,从2019年1月1日起,《国税地税征管体制改革方案》要求,社会保险费由税务部门统一征收。这也意味着像上面这种谎报员工实际收入的方式压低社保基数的方式,逐渐变得越来越难。希望,在不久的将来,这种荒唐的现象可以彻底被杜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