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星期,九尾君跟一个老伙计聊起现在的保险产品。
他感慨地说:“现在的保险好啊,重疾险又保轻症又保中症的,还可以附加什么癌症二次赔?以前的产品哪有这么多的花花肠子哟~”
这位朋友是05年买的重疾险,那会儿的产品很纯粹!只保重疾……
保险产品,特别是重疾险的发展,其实也就是最近这十几年的事儿。
“吃水不忘掘井人”。癌症二次赔等创新保障用着顺手,但具体是谁第一个“发明”的,又是哪款产品率先写入条款的,怕是没几个人知道吧?
今天,九尾君就带大家看看,这些敢于第一个吃“螃蟹”的行业首创者,分别都有谁?

重疾险领域的“先驱者”们
第一个“轻症”:信诚人寿-及时予
2007年3月
说信诚人寿可能很多小伙伴不知道,因为人家17年11月就改名了,现在叫中信保诚人寿。
作为第一款将“轻症责任”写进合同的重疾险产品,及时予重疾险也是名噪一时,很是收割了一波创新红利。
这不,现在还有产品蹭它的IP呢~
不过,及时予那会儿推出的轻症保责任还比较“寒酸”,仅保障了10种轻症,远不及如今动辄囊括4、50种轻症的保障力度。
但它的出现,算是给保险界开了个好头,大家终于敢在重疾险这张白纸上自由“创作”了。

轻症责任的保障功能众所周知,作为重疾的“前置病种”,在及时予未推出之前,轻症的处境非常尴尬。
既没有达到重疾的赔付标准,又不是感冒发烧之类的常规疾病,治疗费用也不菲。难不成要熬到病情恶化再去寻求赔付?这明显不现实。
所以,在轻症责任提出之前,被保人患了轻症也只能自己乖乖掏钱治疗,重疾险的获赔概率远低于当下。
而轻症概念的引入,无疑标志着重疾险正式走出了蛮荒时代,升级成了2.0版本。
第一个“轻症多次赔”:中英人寿-吉祥安康
2012年4月
信诚及时予提出的轻症责任相对粗糙,不仅保障的轻症只有10种,且只赔1次。
“轻症多次赔”的开山鼻祖是中英人寿的吉祥安康。
这款产品首次承诺了对轻症提供多次赔付保障,而且一上来就把轻症赔付提高到了3次。
之后,轻症3次赔付便成了重疾险市场的标配。
所以,咱们现在能享受多次的轻症保障,得感谢人家才对。
第一个“中症”:光大永明-童佳保
2018年1月
如果轻症概念的提出,把重疾拉入了2.0时代。那么,光大永明联合大童保险销售推出童佳保,则意味着3.0时代的开启。
对于光大永明这家保险公司,相信很多小伙伴都不陌生。
因为他家的几款重疾险——超级玛丽旗舰版、达尔文超越者、嘉多保等产品在今年的重疾险市场就掀起了不小的波澜。
但没想到的是,中症概念究竟也是人家首倡的。
中症,顾名思义,就是介于轻症以及重疾之间的疾病形态。
和轻症一样,中症曾经也是一个模糊的保障“真空带”——重疾保障有余,轻症保障不足。
举个例子,一个人因火灾全身烧伤面积达16-17%,预计治疗费用需要近20万,家里人根本拿不出这笔钱。
幸运的是,他当初买了一份50万的重疾险,他的情况可以获赔。
但尴尬的是,重疾中严重Ⅲ度烧伤的定义是“烧伤程度为III级,且烧伤面积达到20%及以上。”
所以,他没有得到50万的重疾保险金,只能按照轻症中较小面积III度烧伤的指标获赔了20%×50万=10万的轻症保险金。
至于剩下的近10万医疗费只能自己东拼西凑去筹措了。
明明有50万的保障,最终却还要自己掏10万的医疗费,这明显不符合保险设立的初衷,保障存在明显空缺。
所以,中症设立的意义就在于填补重疾、轻症之间的保障“断层”,细化疾病保障分类,为消费者提供更为充分的、多层次的保险保障。

第一个“重疾多次赔”:华夏人寿-两全其美
2010年4月
现在很多小伙伴在买重疾险的时候经常纠结:是买单次赔付重疾险好,还是多次赔付重疾险好?
这要是换做10年之前,你根本不会有这个困惑。
因为那会儿的重疾险都是单次赔,根本还没有多次赔付的概念呢。
直到华夏保险上线了两全其美重疾险——赔2次,每次给付基本保额。
这“骚操作”一出,全市场都惊了。重疾险产品还能这么搞?
事实证明,重疾多次赔是可行的,而且很有市场。尤其是少儿投保,重疾多次赔就很有必要。
因为孩子的保障周期远比大人长,倘若只保障一次,万一以后漫长的岁月中再次罹患重疾怎么办?
有人会说:再买一次呗?说起来简单,那前提是能买到才行啊。
要知道,重疾险的健康告知可是很严苛的,三高和糖尿病患者很多都被拒之门外了,更遑论一个曾经得过癌症、急性心梗等重疾的高危患者了。(即便已经痊愈)
所以,重疾多次赔简直是少儿以及家族病史者的福音啊。

第一个“癌症二次赔”:瑞泰人寿-超级玛丽
2019年2月
前几个首创者相对好找,毕竟是重大形态变更,有迹可循。
但关于“癌症二次赔”这项可选保障,九尾君翻了很久,似乎是瑞泰超级玛丽这款产品出现得最早。
之前的康惠保旗舰版等产品虽然也对特定癌症提供额外保险金,但那是一次性给的,不算“二次赔”。
不过,瑞泰超级玛丽的癌症二次赔只能算“半成品”。
因为它只保障了16种男女特定癌症,病种覆盖并不全面,发病率较高的甲状腺癌就不在保障范围。
好在,后来推出的一系列产品:芯爱重疾险、超级玛丽旗舰版、达尔文超越者等都青出于蓝而胜于蓝,清一色保障所有癌症。
相对其他可选保障而言,癌症二次赔还是很有用的。
因为癌症的赔付率是所有重疾病种里最高的,占据了历年重疾理赔的半壁江山(70%以上)。
而且病根顽固,即便治好了,也有较大的复发、转移以及新发的风险存在。
所以,从某种意义上讲,癌症二次赔甚至比重疾多次赔付更能派得上用场。

剩下还有什么心血管疾病二次赔、良性肿瘤赔付等创新保障,九尾君就不一一赘述了。
一方面是篇幅不允许,一方面则是这些创新保障的重要性比起以上几项要相对逊色一些。
“英雄不问出处”。我们可以看到,这些敢于带节奏的保险公司,还真不一定是啥大公司。
按照去年的保险公司排行榜,也就华夏人寿混进了前十,其他几家的名气就没那么大了。
反倒是我们熟知的平安、国寿、人保等老牌保险业巨头,在保险的创新方面稍显乏力。
所以说,买保险不用管公司大小,只要挑保障好、性价比高的产品买就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