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利差——保险公司预定利率小于实际投资利率,保险公司盈利,反之亏损。
费差——保险公司预估的运营费用比实际运营费用高,保险公司盈利,反之亏损。
死差——保险公司预定死亡率如果高于实际死亡率,保险公司盈利,反之亏损。

《中国银行保险报》记者梳理了56家险企2019年的理赔报告,发现了以下规律: 1)公布赔付率的30家寿险公司,其中包括大公司,也包括小公司,赔付率均不低于97%。 2)在公布理赔时效的36家公司中,理赔时效多为1-2天。小额理赔基本能当日完成,甚至秒赔。 3)至于找熟人能加快理赔速度?业内人士介绍,事实上,保险公司无论公司规模大小,其规章制度、各项流程都是较为规范和严谨的。理赔都会根据合同条款来进行,符合理赔条件都会按照流程、按时赔付,不符合理赔条件的,无论哪家保险公司都会拒赔。 4)线上理赔是主流。 5)医疗险理赔件数最多;重疾险和医疗险理赔金额占比大。
原因一:没有达到理赔标准
只有达到合同条款约定的理赔标准,保险公司才会理赔,这是最基本的契约精神。
原因二:等待期出险
等待期是指保险合同生效的指定时间内,即使发生保险事故,保险公司也不理赔的时间段。等待期的设立是为了防范带病投保,被保险公司造成损失。
原因三:投保时未如实告知
如实告知是保险合同成立的基本前提,也叫最大诚信原则,投保人有如实告知的义务。
原因四:免责条款
免责条款是指在特定情形内发生保险事故,保险公司不理赔的情况,通常包括违法犯罪/不可抗力/争议事件。多是为了防范逆选择和违背道德情况的发生。

《保险法》第十六条
1. 订立保险合同,保险人就保险标的或者被保险人的有关情况提出询问的,投保人应当如实告知。
2. 投保人故意或者因重大过失未履行前款规定的如实告知义务,足以影响保险人决定是否同意承保或者提高保险费率的,保险人有权解除合同。
3. 前款规定的合同解除权,自保险人知道有解除事由之日起,超过三十日不行使而消灭。自合同成立之日起超过二年的,保险人不得解除合同;发生保险事故的,保险人应当承担赔偿或者给付保险金的责任。
4. 投保人故意不履行如实告知义务的,保险人对于合同解除前发生的保险事故,不承担赔偿或者给付保险金的责任,并不退还保险费。
5. 投保人因重大过失未履行如实告知义务,对保险事故的发生有严重影响的,保险人对于合同解除前发生的保险事故,不承担赔偿或者给付保险金的责任,但应当退还保险费。
6. 保险人在合同订立时已经知道投保人未如实告知的情况的,保险人不得解除合同;发生保险事故的,保险人应当承担赔偿或者给付保险金的责任。
7. 保险事故是指保险合同约定的保险责任范围内的事故。
研究以往法院针对两年不可抗辩条款的判例,基本可以得出如下结论:
如果被保险人投保时A病未告知,2年后,因患B病发生理赔,法院一般支持被保险人,保险公司予以理赔;
如果被保险人投保时A病未告知,2年后,因患A病发生理赔,法院一般支持保险公司,不予理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