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都云作者痴,谁解其中味?——曹雪芹


近期上演了一部写房屋中介的电视剧叫《安家》。原本对这类电视剧没什么感觉,但是被疫情拖在家里,闲来没事就看了看。


其中有一段情节让我感触颇深,亲情和巨款,你会怎么选择呢?


这段情节大致是这样的。


江奶奶和宋爷爷是一对垂暮夫妻,恩爱有加。原本是令人羡慕的垂暮爱情,却因为宋爷爷患上绝症而波澜骤生。江奶奶希望把自己住的上海老洋房卖掉,带宋爷爷去国外治病。可是这栋老洋房是她和两个姐姐的,两个姐姐过世后,传给了各自的子女,也就是江奶奶的两个外甥。现在这栋老洋房属于江奶奶和两个外甥的共有产权,他们各自拥有其中一层。



这栋老洋房售价5000万左右,江奶奶原本想着卖了之后自己可以分1600多万,然后拿这钱带宋爷爷去国外治病。即便治不好,能活久一点,也是好的,她真的离不开这个陪伴自己大半生的老伴。


可是,两个外甥不这么想,他们表面同意卖房,但是却心怀鬼胎,找各种理由不签字,拖延卖房。目的就是想拖到两位老人过世,两兄弟就可以多分一份钱,有好几百万啊。


最后,宋爷爷病情加重,江奶奶的储蓄支付ICU的费用已经捉襟见肘,可是两个外甥仍然不愿签字卖房。最后,宋爷爷在遗憾不舍中去世,江奶奶料理完老伴的后事,也在遗憾和悲痛中离开了人世。



上海的老洋房,就跟北京的四合院一样,是价值连城的瑰宝级稀缺资源。有一栋老洋房,身价少则数千万,多则上十亿,家境不可谓不显赫。可是,像这样的家庭,仍然受困于高昂的医疗费用,实在让人唏嘘。先不论江奶奶散尽家财救治老伴是对是错,老人最后的心愿,作为亲人不仅不尽力周全,反而为私利不断阻挠,这算哪门子亲人!


不过,话又说回来,林子大了,什么样的鸟都有。所以,面对未知的医疗风险,我们需要比亲情更可靠更确定的保障手段,那就是保险。


对于像江奶奶这类,有更强经济能力,有海外就医需求的中高端人士来说,可以考虑高端医疗保险。



何谓高端医疗保险呢?


我们现在很熟悉的大额医疗保险主要是百万医疗险,高端医疗保险不仅具有百万医疗险高保额、自费药可报、医疗垫付等特点,而且还具有比百万医疗险更广泛的保险责任,解决高端医疗需求。下面通过与百万医疗险的对比,来进一步了解一下高端医疗保险。


下图列举了常见的百万医疗险和高端医疗险的保险责任异同(具体到不同产品会有差异)。



可以看出,高端医疗保险在全球医疗资源的优化配置方面,具有绝对优势。在医疗费用报销限额方面,也有更大的空间。


高端医疗保险的存在,可以解决国内公立医疗资源面临的很多问题,比如挂专家号需要等,安排手术需要等,安排床位需要等,治疗完了复诊还需要等。总之就是,排队2小时,看病2分钟。


在未来,会有更多的私立医院,现在很多公立医院也已经成立了私立医疗机构。其实这就跟过去学校的模式差不多。最初,大家都是在公立学校上学,后来教育资源实在紧缺,满足不了这么多孩子们。所以,就出现了开发商跟学校的合作办学模式,只要你愿意承担费用,并且能够买得起房,私立学校就会向你敞开大门。


高端人士,需要的是更加高效、更加隐私的就医环境,公立医院显然很难满足。而且,我们不得不承认,国外在某些医疗水平方面,确实更胜一筹。如果没有高端医疗保险,全凭自己出资去联系私立医院或者海外医疗资源,除非是真正的豪门可以不惜重金,这笔费用对于很多中产来说,仍是捉襟见肘的。高端医疗保险不仅解决了费用问题,而且解决了医疗服务的问题。



当然,高端医疗保险的保费也不便宜。以30岁左右的人群为例,如果有社保,买一份百万医疗保险,一年保费不超过500元。但是如果购买高端医疗保险,根据所选择服务的不同,少则一年保费数千元,多则得要数万元。而且这还是纯消费性的保费,交一年保一年,这绝对不是一般家庭能够承担得起的。


如果有高端医疗保险的需求,建议选择有外资背景,有海外服务网络的保险公司。因为高端医疗保险经营方面,外资保险公司的经验更丰富,资源更完善,服务网络更全面。而且不少全球知名的医疗救援服务公司,本就隶属于外资保险公司旗下,国内很多保险公司也是跟他们合作的。


另外,还有一种介于普通百万医疗险和高端医疗险之间的中端医疗保险。这类产品虽然不像高端医疗险可以全球配置医疗资源,但是也提供了公立医院特需部和部分私立医院的保险服务。保费从几百元到数千元不等,比较适合中产家庭。如果觉得百万医疗险无法满足自己的医疗需求,高端医疗险又太过昂贵,那么中端医疗保险也是不错的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