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保,是我们看病最最最最基础的保障,也是国家提供给咱们普通人的福利。
目的就是为了保证每一个人都能看的起病。
颇有一种劫富济贫的性质。
它甚至比任何的商业保险都要重要,不管是家里的大人、小孩,
都要买它!
买它!
买它!
可是说实话,医保报销是个大学问。
每次去医院,拿到一张结算单,中间到底报销了多少钱,怎么报销的?
咱也不知道,咱也不敢问。

还有很多小伙伴,因为不会用医保,比别人多花了好几万。
听着就心疼!
今天咱就把医保报销这件事说说清楚,避免以后再踩坑!

医保是什么?
社会医疗保险,是国家和社会根据一定的法律法规,为向保障范围内的劳动者提供患病时基本医疗需求保障而建立的社会保险制度。
说人话:就是生病的时候,国家帮忙出钱看病,来减轻咱们的经济负担。
每年或每个月交个几百块钱,就能报销50%左右的医疗费。
生大病,能给你省个十几二十万。
这优惠程度,必须是人生中的第一张保单-国家医保才能享有的待遇呀。
有啥好处?
说到医保的好处,第一条必须是这个:
不限年龄,不限职业,不限健康状况,人人可投保!
买过商业保险的小伙伴应该知道,年龄大了,身体有点小毛病,买保险那叫一个难。
毕竟保险公司都是要赚钱的,必须要控制出险率和赔付成本。
医保就不一样了,因为它是国家福利,所以几乎没有门槛。
甭管你是刚出生三个月的小孩,还是六十岁的老人,是没有工作的流浪汉,还是已经得了癌症,医保通通一视同仁。
第二点,终身续保
医保只要你按时交钱,就可以一辈子保下去。
天荒地老,永不离弃。
说到底,医保就相当于国家贴钱给我们看病,是我们为数不多可以薅国家羊毛的东西。
无论如何,一定要给家里每一个人都安排上!
怎么买?
我们国家的医保参保系统主要有两种:
第一种是城镇职工医保,是专门给打工一族准备的。
城镇职工医保也就是是我们常说的“五险一金”的一部分,这个是国家强制用人单位缴纳的。
老板们再不情愿,只要签了劳动合同,就得给员工买买买。
费用是个人和单位共同来承担,单位出大头,个人出一小部分。
一般情况下,单位缴纳工资的8%,个人交工资的2%,每个月从工资里自动扣除。
举个例子,假设小明每个月工资为10000,
那么他每个月公司需缴纳的医保费用=10000×8%=800元,
个人则只需缴纳=10000×2%=200元。
到法定退休年龄时,如果累计缴满25年,还可以享受终身医保。
相当于交25年,管25+N年,美滋滋~
(每个地区政策可能会略有差异,以所在地的规定为准)
第二种是城乡居民医保(由原来的城镇居民医保和新农合合并)。
是给那些没有工作的人,或者老人小孩提供的基础保障。
这种国家不强制,费用要自己承担。
不过每年交的钱很少,一年也就几百块。
像上海市是比较贵的,60岁以下成人每年要790,而大部分地区一年也就200块。
和能报销的钱比起来,简直是九牛一毛。
居民医保通常是提前交费,时间大多集中在下半年。
还没办理的小伙伴记得留意下社区的通知。
现在互联网很方便,直接通过登录微信/支付宝也能交费。




交的钱去了哪
交完钱只是第一步,还得好好关注下我们的钱去了哪。
虽然不算多,但毕竟也是自己天天熬夜搬砖,一把把头发换来的。
说到钱的去向,就不得不提到我们医保的两个账户了。
咱们平时交的钱,都会被分为两个部分。
一部分划入个人账户,一部分划入统筹账户。
账户不同,用途也不一样。
1、个人账户
就相当于是你自己的钱,这些钱可以自由支配,用在看病的地方。
比如定点药店买药,门诊看病等。
城乡医保的个人账户已经逐步取消了,但是账户里已有的钱还可以正常用,报销也不受影响。
而职工医保,我们个人交的工资的2%会直接划到个人账户,用于平时的医疗消费。
公司给员工缴纳的费用里,也有一部分会划入个人账户。
但每个地区的划入比例会不一样,大概在10%-20%。
2、统筹账户
也就是公共账户,是医保真正发挥作用的地方。
这个账户实际上是由国家管理的统筹基金。
平时城乡医保交的几百块钱,职工医保中单位缴纳的8%中的部分金额,还有一部分的政府补贴,都会进入国家医保这个大池子。
不管是谁生了病,都可以用这个大池子的钱来看病报销。

看完两个账户的用途之后,我竟然还发现了一个小秘密。
原来职工医保根本不用自己掏钱!
自己交的费用全部划到了个人账户,还是自己使用。
不过相当于给自己存了笔医疗基金。
而且还有一个不用自己交钱的统筹账户,生病住院了可以再报销。
这也就是为什么说医保是国家“劫富济贫”了。

接下来我们就重点说说医保报销的问题,毕竟买了能用才最关键。
哪些能报?
医保虽是国家福利,但它却不是万能的。
医保报销有一个“一定点+三目录”的限制,只有规定范围内的才可以报销。
一定点是什么?
就是在定点医院和定点药房,医保才可以报销。
怎么才能知道自己要去的医院是不是定点医院呢?
很简单,打开支付宝,搜索“市民服务”,选择“医保”,激活电子凭证之后,就可以查看“支持的医院和药店”了。
而三大目录就是指药品目录、诊疗和服务设施。

同样的,只有在这个目录范围内的才能报销。
去年年底,医保局专家灵魂砍价的视频大家还记得吗?

为了一款国际价7-8元治疗糖尿病的新药,中国医保局专家和药企展开了激烈的价格谈判战。
药企第一轮报价5.62元,经医保局专家4次砍价,药企同意报价4.4元。
没想到专家却说"4太多,中国人觉得难听,再降4分钱,4.36,行不行?"
这个视频,当时火遍了全网。
而这个糖尿病新药的谈判,却真真实实彰显了医保局为了提高我们的社保保障,不断努力的一个缩影。

今年1月1日,新版医保目录实施后,不仅纳入了更多好药,而且药价更便宜。
比如新增的抗癌新药盐酸阿来替尼胶囊,对于肺癌患者治疗效果有奇效。
如果大家想知道,自己要用的药是不是在报销目录内,也可以在支付宝上查找。
或者直接在“保瓶儿公众号”主页回复【医保目录】,我把完整的目录表格发给你。
怎么报?
除了规定的范围之外,医保报销还有一个报销规则。
最下边的是“起付线”,起付线就和商业保险中的“免赔额”是一样的,起付线以下的不能报;
最上边的是最高报销额,超过的也要自己掏。
掐头去尾之后,中间的是不是都能报了呢?
也不是。
别忘了还有我们上边说的不在医保目录内的,比如进口药、整形美容的费用,都属于自费医疗。
还有乘以医保的报销比例之后,剩余的自付部分。
报多少?
好啦,清楚了哪些能报和怎么报销之后,还有一个问题就是报销比例。
比例越高,能报销的钱也就越多。
不同城市、不同医院报销比例都不一样。
但有两个原则是统一的:
第一,医院的等级越高,报销比例越低。
像社区医院、一级医院这些等级低一些的医疗机构报销比例往往能达到80%-90%,而如果去三甲医院,可能就只有70%了。
所以平时感冒、发烧的小毛病,去社区医院就可以了。
不仅人少,还省钱。
第二,职工医保报销比例普遍比城乡医保高10%-20%。
在同等级的医院看病,用同样的药,职工医保报销的往往比城乡医保要多一些。
这个也无可厚非,毕竟职工医保交的钱更多。
所以如果有公司帮忙交职工医保的话,一定要好好珍惜呀。
最后再给大家总结一下:
报销金额=(治疗总费用-起付线-报销范围之外的费用) ≤最高报销额
举个栗子吧。
小明不幸得癌症,住院总花费30万,起付线是1000元,其中8万不在社保报销范围内。
当地的报销比例是70%,报销限额是15万。
那么(总费用30万-1000起付线-8万社保范围外)×报销比例70%=153300元。
因为超出了限额15万,小明最后能报销15万。
懂了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