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久前墨墨刚跟大家盘过“一元保险”的坑:600万保额!抖音上花1元买的保险,有多坑?
这不,银保监会的文件就下来了。
今后“首月1元”、“免费领取”等诱导消费者勾选自动续费的宣传方式将被明令禁止。
墨墨只想说一句干得漂亮,保险行业一直被诟病,很大程度上离不开这些人的添砖加瓦。
不过,这种宣传方式由来已久,是什么让监管部门最终砍下了这一刀?
01
要我说,就是这些平台做的太过分了,毫无底线。
一会搞首月免费次月扣费的套路,一会默认勾选健康告知让你出险没法赔。
以弹窗的形式发送给大众,投保过程极度丝滑,你只需要点几个“确定”
叮——投保成功!
而等到真需要理赔的时候...
叮——拒赔!
这种宣传正是利用了和消费者的信息差,玩起了文字游戏。
毕竟买这个保险的人都是抱着占便宜的心态,谁会去看几十页的合同条款呢?
使用些误导性词语,再混淆、夸大宣传保险责任,不懂保险的人还真察觉不出来。
神不知鬼不觉被扣了钱,个人信息可能也被非法利用,得不偿失。
保险本来是抵御风险的,然而这些平台以博眼球“诈骗”的方式让每个人都购买,完全不考虑实际情况,制造了更多风险。
这种行业乱象再不整治,保险可真是要长长久久的背黑锅了。
02
在批判平台销售逻辑的同时,墨墨也在反思。
是不是自己的科普做的还不够到位,为什么依旧有这么多人踩雷?
保险并不是一个普通的商品,准确来说,你买的是一份保障和确定。
如果只是为了占便宜,保险就失去了它的意义。
其实我们都知道,保险既不能让风险事件不发生,也不能避免风险带来的损失。
那我们为什么要买保险?
很简单,平衡风险减少损失。
以墨墨自己为例,接下来的二十年,我要面临父母的养老、孩子的教育以及自己的日常生活。
父母年岁见长,生病住院的概率大大增加,需要耗费我大量精力与财力。
而孩子,我会很爱他,但却不能不承认,从他出生起就是一台碎钞机,抚养他长大、教育又是一大笔钱。
这还没说车贷、网贷这些事......
如果,我是说如果,我和另一半生了场大病或是出了意外,又要拿什么兜底?
保险的意义就在于,当风险来临时,让你有底气也有勇气继续积极应对。
03
你可能会说,如果买了保险又没出现风险,那不是亏了吗?
是亏了,但买彩票却没中,不也是亏了吗?
不同的是,中彩票的几率更小,起到的作用是锦上添花。
而保险保的是你一生的健康问题,几率更大,是雪中送炭。
之前只要一发性价比高的保险,就有不少粉丝上来就问怎么买,墨墨也不止一次的说过先搞清楚再买。
消费主义真的害人啊。
以前大家都是需要什么东西才去买,而现在却变成了不管需不需要,先买了再说。
但保险可不能随便买,要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
再给大家啰嗦几句,保险呢,也就是那四种。
重疾险是得了大病直接给你一笔钱,作为收入补偿。
医疗险是得了病给你报销,填补医保的缺口。
意外险是出意外后才赔,身故就赔身故金,医疗就赔医疗费。
寿险更简单,身故或全残才赔。
但各个险种也有不同的投保限制和免责条款,比如高龄老人买不了重疾险、高危职业买不了意外险等等。
保险看起来没有门槛,但还真的不是每个人都能买的。
给自己、孩子、父母的配置逻辑都不同,侧重点也不一样,如果你不了解的话千万不要盲目购买!
我今天不推产品了,希望大家自己弄清楚了自己来问我。
给大家一个基础的家庭配置表作为参考吧:
不过保险这个东西,因人而异,大家抄作业之前一定要先来问我。
挑最适合自己的,而不是最贵的。
大家一定要觉得自己需要之后再购买!
保险不是促销,不要盲目不要跟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