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言道,父母之爱子,则为之计深远。意思是真正爱孩子的父母,总会想方设法为其计划长远,这其中就涉及到了时下最火的育儿话题。

看够了影视剧中的“鸡娃式育儿”,如今网上正出现了一则“躺平式育儿”的例子,引起网友的围观,这一看之下,舆论炸了……

在了解事情之前,我们先来做个假设:

如果你有这样一位父亲,他是重点大学毕业,从本科一路读到博士,工作后成为国内金融界着名的大佬,在自己的领域做到了理事长的位子,懂学术会实践,就连CCTV都请他去做特邀嘉宾,同时还是着名金融期刊的撰稿人,在中国各大顶尖学府开办过自己的讲座,桃李满天下。

能够在这样的父亲手下成长,你会感到幸运吗?

在如今这个“拼爹“的时代,一看到这个履历,相信不少人都要感谢上苍,觉得无论是从物质层面还是精神层面,这位父亲一定能够满足自己。

鼓励儿子做渣男,投资界大牛的育儿观,代表了多少寒门走出的贵子

然而,了解上文中父亲是何人的网友,大概要真心劝诫这样想的朋友——快逃。

此话怎讲呢?还要从今年2月的一次网络爆料讲起。

即将迎来元宵节的时候,不管是网络上还是现实生活中,人们都还沉浸在喜庆的气氛中。正在这时,网上惊现一则爆料,如油入水般将舆论炸开。

爆料是几张聊天记录截图,清楚明白地写着“量化投资丁鹏”的几句话。

鼓励儿子做渣男,投资界大牛的育儿观,代表了多少寒门走出的贵子

这位丁先生在聊天中讲述自己的育儿理念,总结下来是这么几句话:

“我准备明年让他开始看小H片,亲自教育他,到了高中就可以开始S女生了。”

“我对我儿子说,老爸不要求你发财,只求你多x几个女人,多给你老爸生几个孙子。”

不需要爆料人再多做什么赘述,这些话已足够让人觉得惊世骇俗,大概是与之对话的人也被震惊到了,还特地回答了一句:“那你得给够钱。”

说完之后,可能是考虑到丁鹏的社会地位,多加了一句“不过反正丁鹏有的是”,而被cue到的当事人丁鹏则回复:“所以要努力成为富一代,自己这一代能解决的问题尽量(自己)解决。”

鼓励儿子做渣男,投资界大牛的育儿观,代表了多少寒门走出的贵子

此等育儿观让路人们觉得三观尽毁,不少人注意到丁鹏名字前方的“量化投资”,一查之下,更觉得震惊。

他的履历就是上文中那位父亲的履历,是不折不扣的社会精英,现实生活中走到哪里,无疑都是体面人。

可这体面人说出的话,却字里行间带着不体面。而这,正是细想之下最让人胆寒的地方:

如果作为丁鹏能够说出这样的话,与他同一阶层的人中,未必没有抱着同样想法的。丁鹏的三观,到底代表着多少有钱人呢?

鼓励儿子做渣男,投资界大牛的育儿观,代表了多少寒门走出的贵子

在惹出这样的网络骂战之后,丁鹏本人倒是风轻云淡,友人将聊天记录外泄的消息告诉了他,调侃称其“火了“,孰料丁鹏像个没事人一般,轻描淡写表示自己不在乎,让网友们随便传。

丁鹏的有恃无恐与他的言论一样,让人们内心极度厌恶,但无可奈何。

丁鹏这类人让人感到恶心吗?当然是的。一般这类人,大家更愿意直接将其归结到“疯子“一类,但他的“疯话”中真的没有逻辑可循吗?

却也并非如此。

丁鹏的聊天中,有一句话可以解释他前面所有惊世骇俗的主张,就是最后那句“老子这辈子太苦了”。

据网上可查到的资料显示,丁鹏1992年毕业于东南大学电子系,本科之后继续在东南大学读完了硕士,随后考到了上海交通大学计算机系攻读博士。

不管从哪个角度看,这样的履历都是金光闪闪的,绝对算是每个人学生时代中的“大神”,但人们不能只见他人吃肉、不见他人养猪,要知道,能够取得如此成绩的人,必定是要付出相当多精力与时间的。

可以说,如果一个人不是天才,要依靠努力取得如此成就,同时家境并不那么富裕的话,那么他的青年时代一定过得清贫又辛苦。

鼓励儿子做渣男,投资界大牛的育儿观,代表了多少寒门走出的贵子

读完博士之后,丁鹏才慢慢开始了自己的财富积累,与“哪里有压迫哪里就有反抗”一样,哪里有压抑,哪里就有释放,只是丁鹏比较特别,对他来说,本人没有被满足的少年以及青年时代中,那些为了学业不得不压抑的欲望与人类趋向享乐的本性,被丁鹏如数释放在了儿子身上。

为什么不是自己呢?也许是当他看到青春正好的儿子时,便想起了自己当年受的苦吧。

因此,才有了他如今的作为:给尚在读初二的儿子买最好的手机,给他数万元的零花钱,让他去随意挥霍。

当听到读书的儿子说自己有女朋友,而且还是两个时,他第一反应不是阻止,而是发自内心的欣喜,这在丁鹏年少时,大概是从来没有发生过的。

儿子被丁鹏当做了弥补自己被“亏欠”的青春的样本,他自己功成名就,因此他不要儿子有什么大出息;他自己没有体会过肆意潇洒的青春,因此他近乎变态地要求儿子变本加厉地为其实现。

鼓励儿子做渣男,投资界大牛的育儿观,代表了多少寒门走出的贵子

诚然,丁鹏后来在接受媒体采访时,回应称自己只是吹牛,并不是真的“渣式育儿”,但即便是口嗨,他的心路历程也一样昭然若揭——没有得到的,那就疯狂弥补。

丁鹏是否能够代表有钱人,这一点尚无法印证,但能够确定的是,他的确能够代表一部分从寒门中走出的“贵子”,年轻时候一无所有,当自己有了能力之后,就会加倍找回当年的缺失。

电视剧《人民的名义》中,有个非常典型的角色,名叫赵德汉。他作为北京市一个小小的处长,最终却贪污了整整一屋子钱,但却一分钱不敢花。

他的理由是,自己和祖上都是农民出身,穷怕了。

鼓励儿子做渣男,投资界大牛的育儿观,代表了多少寒门走出的贵子

这个角色的原型是曾经做过国家能源局煤炭处处长、国家能源局煤炭司原副司长(正处级)的魏鹏远,以贪污2亿人民币获罪,被查抄时,家中的现金烧坏了工作人员带去的4台点钞机。

编剧在改编他的故事时,做了一个非常人性化也非常高明的处理,那就是从根本上解释这个人的行为动机。

对于赵德汉来说,工作后疯狂的贪污是因为“穷怕了”,而对于丁鹏来说,对儿子无限度的纵容,则是因为“太苦了”,当年的学习太苦了,一路走来的奋斗太苦了,工作后克勤克俭出成绩太苦了。

于是太想让孩子去过另一种自己没有拥有过的人生。

当然,如果丁鹏的孩子是一个女孩儿,那么情况大概也会发生改变,这其中必不可少地有男性的“雄性本位”思想作祟,这也是他能够肆无忌惮将与儿子同龄的那些女孩儿当做孩子取得“战绩”的筹码的原因。

但归根结底,丁鹏的口嗨与自己的“痛苦奋斗史”脱不开干系。

丁鹏事件,让人联想到网上另一个被口诛笔伐的人,就是前几年因为一句“要做一只拱城里白菜的土猪“,而被骂上热搜的高三男生。

鼓励儿子做渣男,投资界大牛的育儿观,代表了多少寒门走出的贵子

这个男生在学校成绩优秀,但家境贫寒,其实这并不是大家吐槽的重点,网友们的重点在于,这个男生在提到贫富差距与城乡之别时言语中的激动,与稍显愤恨的表情。

尽管大多数人表示,这只是一个十几岁的孩子,并不能对其一概而论,但倘若说他心中对于自己的处境没有一点点的愤恨,对于要“拱城里白菜“没有一点点得之而后快的向往,想必也不属实。

这也是为什么有人在看到丁鹏之后,想起了这个男生的原因,因为从某种程度来看,二人的确有着相似性,这种相似并不是阶级与贫富的相似,而是他们性格的相似。

并不是处境相似的人,都有拥有同样的结局,导致人们成为他本身的,是骨子里自带的天性。

结语:

从丁鹏到赵德汉,从赵德汉到衡水中学的那名男生,纵观他们的一言一行,我们不禁要思考:难道从底层一路奋斗,最终都要在某个节点遭到反噬吗?难道贫穷、困苦中,不能够孕育出品行良好的人才吗?

当然不是,贫穷、困苦并不是福报,但对于它们的正确思考,却是真正的财富。不久前也有一名高三中学生登台发表过演讲,与那名衡水中学的男生一样,他也同样出身普通,然而在他的演讲中,出现了这样一句话:

“我们读书不是为了成为人上人,而是为了让世界上没有人上人。”

平和稳重,自由高远。也许,这才是好的教育下,栋梁之材真正应该有的样子。


作者:黑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