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ech星球4月19日消息,4月19日,知网官方账号发布关于中国知网与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中心合作服务的说明。
知网表示,自1997年起,知网即开始为中科院所属院所分别提供系列数据库服务。2022年,中科院文献情报中心对包括知网数据库在内的国内外部分数据库的采购模式进行了调整,由统一集中采购模式转变为有需求院所组团联合采购模式。
经过友好协商,调整知网数据库订购模式的工作正在有序推进中,由各院所选择订购内容,计划在近期完成组团工作、签署协议并启动2022年度服务。2021年度协议期满后,为满足科研人员和广大师生的文献获取需求,中科院文献情报中心与知网商定延长订购服务至3月31日。
在4月1日之后的过渡期间,知网延续了各项服务,未出现服务停止或中断的情况。知网也将继续向中科院所属各院所提供正常服务,直至2022年度协议签署并启动服务。
此前据媒体报道,近日,一则“中科院因近千万的续订费用不堪重负停用中国知网数据库”的消息在社交媒体流传。4月17日,中科院某位负责人向媒体证实,网传的近“千万级别”续订费用和停用知网访问一事属实,由中科院文献情报中心发布。“自2022年4月20日起,停用CNKI数据库。”至于未来是否会恢复对知网的访问,该负责人介绍,“现在不好说,至少今年应该是没有这个计划了。”
而针对中科院停用知网的消息,4月18日,知网方面回应中新经纬称,不属实。
据悉,从2012年至2021年的10年间,至少有6所高校发布公告表示暂停使用知网,原因均为知网涨幅过高。不过,在停用一段时间后,由于知网数据库资源内容的独有性以及其资源整合的一站式搜索在其他数据库很难实现,大部分高校迫于各种压力又继续与知网合作。
据头条新闻,知网一直保持着50%左右的毛利率,而这也与其极高的市场占有率有关。目前知网已经是中国最大的学术电子资源集成商,收录了95%以上正式出版的中文学术资源。但是近年来因其频频涨价引发高校的抗议。据媒体报道,2016年前后,曾有北京大学、武汉理工大学等高校因知网涨价问题而宣布停用知网。不过后来上述学校又恢复了知网的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