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从中国加入到WTO以后,随着一路的发展下来,中国已经成为了全球化进程中不可或缺的一个环节。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们视野的开拓,留学在我国莘莘学子中已经不再是一个小众的话题,留学现象已经发展成为了一种文化。
越来越多的出国学子愿意在学成以后归国,参与到国家的经济和科技建设中来,但不能忽视的一点是有相当一部分的留学生出去以后就没有再回来,甚至有一部分比重的人回国以后又再度出国的。今天要说的就是一位清华女教授归而复去的故事。
一、 出国留学
提起颜宁,可能很多的普通人都不熟悉这个名字,但在世界生物学界,颜宁做出的贡献和知名度是极大的。1977年出生的颜宁是山东章丘人,父母是国内某汽车制造厂的工人,虽然不是什么大富大贵之家,但生活相对比较富裕。
6岁那年,因为父亲工作调动的原因,颜宁一家搬到了北京。由于父母工作忙,所以没有过多的时间来管她,但对于颜宁的教育问题,父母是很看重的。颜宁从小在学习上也展现出很强的天份,并且她也会将自己的空闲时间投入到和小伙伴的玩耍中去,但她的成绩在班里一直是名列前茅的存在。
高考毕业后,颜宁顺利考入了清华大学,理科出身的她选择了生物学专业。并在大三那年,迎来了人生第一次重大的机遇。成功进入到国内着名生物学教授饶子和的生物实验室进行学习,天赋异禀的她很快得到了饶子和教授的赏识,并被重点培养。作为国内最高水平的高等院校,那个年代里出国留学深造已经成为了一种普遍的现象,颜宁也萌生了这种想法。
于是便给后来担任过清华大学副校长,当时负责普林斯顿大学中国招生事宜的施一公教授写了一封自荐信。施一公非常欣赏颜宁的这种自信,经过一番了解后,对她的天赋和学识越加的肯定,便给了她通往普林斯顿大学的“门票”。进入普林斯顿大学以后,颜宁在施一公的门下开始了深造。
二、 清华女教授
2007年,颜宁学成归国,并进入到母校清华大学担任博士生导师,她也是当时清华大学最年轻的博导。10年的时间里,她为清华大学培养出了7个博士后,但转折也随之开始出现,在归国10年以后,她再次回到了美国普林斯顿大学,并获聘为普林斯顿大学分子生物系担任终身讲席教授。
再次踏上美国以后,颜宁不仅凭借着科研上的巨大的成就获得了美国国家科学院外籍院士的荣誉头衔,更凭借着一篇《低PH依赖的溶酶体胆固醇外向运输的结构基础》解决了困扰生物学界50年的难题!可谓称得上是功成名就。
但随即颜宁的这种做法也迎来了很多人的声讨,认为她是一个背叛者。并且在西安疫情期间,因为转发多位求助者的求助信息,被认为是“境外势力”“抹黑中国”的代表。本文对于颜宁的做法不予置评,只想清楚地阐述一个事实,颜宁只是数量庞大不愿归国或归而复去的留学生中的一个。
三、 不愿回国的留学生
上个世纪80、90年代,我国出国留学生归国的比例仅为5%和10%,近年来,随着中国这个经济体的活力得到有效释放,越来越多的留学生愿意回国,留学生归国的比例在近年来保持在80%左右。但还是有20%的留学生学成后留在了国外,这20%有多少人呢?答案是每年约10万人!
根据统计数据显示,从1978年到2018年,我国留学生一共有585.7万人,其中有近70万人不愿意归国。而归国的留学生中,又有多少回来了以后又走了的?这个数字没有统计出来,但估计来看,也不会是一个小数字。
尤其是国内顶尖院校,留学生出国后归国的比例更低!环球时报就曾经发表过一篇名为《中国公派留学生87%不归,顶尖人才流失数量世界第一》的专题文章,我们就可以看出这种现象有多么的严重。从现实原因来看,我国从1978年才开始第三次工业革命,而西方国家在这个时间早已经进入到第三次工业革命之中,我们在时间上的落后确实是硬伤。
这种落后不仅会反应到经济结构上,更会体现在科研领域上,2021年科研世界100强大学榜单中,中国只有6所高校上榜,并且排名都不高。论科研能力和成果,我国仅处于世界第二梯队的领头地位。
趋利避害是人的本能,留学生在见识到了西方的科研实力以后,自然会产生比较。并且,经济全球化的浪潮之下,国界的概念并不像以前那样突出,一个更加开放和包容的世界在某种程度上也削弱了民族和国家情怀。
并且,我国面临的不仅是人才流失的问题,财富流失的现象也非常的严峻。根据亚非银行《2019年全球财富迁移报告》显示,中国在2018年有1.5万富豪选择了移民,数量占到了全球移民富豪总数的13.9%,高居世界第一。胡润排行榜前100位的中国富豪中,尽管许多人的国籍还是中国,但几乎个个都有海外离岸信托基金。成千上万富豪的移民,带走的是巨额的社会财富!
财富和人才的持续流失,毫无疑问会削弱一个国家的发展势能。如果我们抛开主观的强烈情绪性,用理智进行思考的话,一个很清楚的事实摆在眼前:我们要想办法留住他们,而不是让更多人在谩骂中失去归属感,进而促进这种潮流的继续蔓延!除了批评他们认为的外国的月亮比较圆之外,我们是不是也要看一下是不是自身做的有什么不足呢?
总结
颜宁离开了清华大学以后,回到了美国普林斯顿大学任教,并一举攻破了困扰国际50年的生物学难题,为美国立了一大功。她“弃国归美”的行为也遭受到了众多网友的炮轰。科学没有国界,科学家有国界,我们希望在未来,有更多的海外科研人才能够选择回国发展,国家的强大离不开人才的支持。
对此,你们有什么看法呢?
免责声明:文章内容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图片或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号作者联系,如反映情况属实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责任文章。文章只提供参考并不构成任何投资及应用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