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如我昨天预料,文章还是有几家平台没有发出去。
-1-
赶紧拉回来,接着上次话题说。
值得注意的是,上次说到的是独立代销机构。我找了一个AMAC(中基协)的数据,2018年,基金申购渠道占比:直销渠道58.9%、商业银行渠道21.6%、独立代销机构9.6%、证券公司8.3%、其他渠道1.5%。
从十年前,也就是2008年渠道看,基金公司直销从2008年的30%提升到58.9%,银行渠道从2008年的58.9%下滑到21.6%,三方代销占比超过证券公司。
-2-
基金圈存在着价格战,起初是在基金销售渠道上,申购费打折。如今的三方代销平台,基本已经实现了全面一折。
申购费基本最低了,那就开始了第二回合,在基金管理公司发行基金的时候,管理费降低。尤其是在最近指数的发行上,指数基金的综合费率一降再降。
从上面两个方面的“价格战”来看,基本是已不能再降了,总不能赔本赚吆喝吧。基金公司也好、基金销售机构也是要赚钱的。
-3-
未来,可能市场会向着“买方投顾”发展,使管理人与投资者利益一致。但就目前来看,降低管理费、申购费打折这些套路用得差不多之后,还能靠什么留住投资者呢?
传统的基金超市模式,也就是像超市把各类货物摆在货架上供顾客选择一样,把各类基金也摆出来,供投资者自选。这类模式显然已经很普通,很难留住投资者。
基金代销机构同样是卖一样的基金,费用无差别;要想留住投资者的,就是靠平台提供的差异化服务,为投资者赚到钱。
平台做两件事:
一是帮助投资者选择适合的基金种类。
二是帮助投资者赚钱,选基和择时。
比如蚂蚁的智能理财助理、天天的智能助理。有点“智能投顾”的意思,本质就是刻画用户画像,从而选出适合投资者的基金类型。
选基,其实很多平台就在做。推荐位置的基金、基金主题、热门基金等等,都在选基。比如蚂蚁的“好基工作室”,天天的“五星评级基金”。
-4-
我们也看到,像天天、蚂蚁这类的平台,也在探索新的方式。都是想让投资者赚钱,来留住用户。
比如蚂蚁的“目标投”,提供定投自动止盈的功能,解决投资者持有时间过短、不会止盈的痛点。百盈的“满易计划”,也是这样的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