债券基金的4大防雷指南记得收好

admin 759 0

在一部分人投资者眼中,债券基金是基金里面很稳健的品种。


它收益稳定,基本没太大波动,风险虽然比货币基金大,但比股票基金还是小多了。


我们看天天基金网上的数据,一共1613只债券基金,有800多只近1年收益在5%以上,亏损的很少。

     


而股票型基金有一半以上近1年是亏钱的:




可看似稳健的债基,最近却出了幺蛾子。


比方说,华商回报1号混合。


一只仓位主要是债券的基金,却一天跌了24%!




这么罕见的暴跌是怎么回事呢?

答案是踩雷了。

我们看华商回报1号混合都买了些啥,下图是2019年4季报的数据,华商回报1号混合重仓了16申信01这只债券,仓位高达38.92%:



16申信01是上海华信集团发行的债券,因为发生了实质性违约,不还钱了,所以基金就把这只债券的估值给下调了。

 

16申信01在4月8日的估值为33.82元,在4月9日下调估值至12.46元,下调幅度近六成。


而华商回报1号混合投了38.92%的仓位,所以算下来基金的净值在这一天跌了24%。

 

除了16申信01外,上海华信国际集团另一只债券15华信债也违约了,投了该债券的相关基金也遭遇净值暴跌。


也是在4月9日这天,华商双债丰利a下跌10.97%;国泰金龙债券a下跌6.87%;国泰金龙债券c下跌6.87%;华商双翼平衡下跌5.08%。


股票基金的风险来自市场波动,债券基金的风险就看投资的债券能不能如约还本付息。


因为国内的债券对发行企业的要求还是很严格的,门槛较高,一般没实力的公司都发不了债,不然他们也不会找P2P去借钱了。

 

正因为债券发行门槛高、要求严格,所以能发债的都是有实力的公司。


过往债券违约的情况也比较少,但近些年开始多起来了,所以经常看到各种债基踩雷。


 

那么我们在投资债基时该注意些什么呢?


这里分享几点防雷指南:

 

1、避开有踩雷记录的基金

 

上面说到的16申信01不是最近才违约,而是老早就确定违约了。


但债券违约之后不是直接归零,因为不确定之后到底还还不还钱。


所以这些踩雷的基金的处理办法是:先把估值下调,等之后公司破产了,不可能还上钱时,再归零。

 

也就是说,雷不是一次性爆完,而是慢慢地爆。


一个违约的债券之后若再出现什么坏消息,踩雷的基金还会继续下调估值,那投资者如果在踩雷之后买的话,岂不是吃哑巴亏嘛。

 

2、别指望爆雷后去抄底债券基金


有人可能会想,万一违约的债券后面还钱了呢,是不是可以抄个底赚一笔?


这个就别指望了。


人家有钱也不会沦落到违约的地步,毕竟信用没了,之后再也圈不到钱。


之前玩过P2P的应该清楚,想靠维权让老赖还钱,基本是不可能的。

 

所以,抄底的念头得趁早断了。



3、避开机构投资比例过高的基金

 

这个一般是怕遇上大额赎回。


我们也听说过某只基金突然一天暴涨70%,原因就是遇到了大额赎回。

 

因为,基金净值涉及到计算精度的问题。


比如1.001,就是精确到三位小数,但这个数据是经过四舍五入的,真实的净值可能是1.0013或者1.0006。


这个误差对我们散户来说没什么影响,但遇上大额资金还是有影响的。

 

举个例子:


“基金总规模是1亿份,赎回9999万份。


如果基金的净值是1.001,而真实净值是1.0013,也就是少赎回了0.0003,1亿份就是29997元,基金还剩下1万份,相当于每份增加了2.9997元,带动净值暴涨近300%。

 

如果基金真实净值是1.0006,也就是比1.001小,那大额赎回后基金净值就是暴跌了。”


这就是为什么有些基金遇上大额赎回,基金净值会出现暴涨暴跌的现象。

 

还有一点影响,就是大额赎回后,基金的市值会大幅缩小。


假如之前基金踩了个小雷,大额赎回后就会变成大雷。

 

举个例子:


“假如基金本身是1亿元,踩了1000万的雷,那占比是10%,如果赎回8000万,只剩2000万的规模,那踩雷的比例就是50%。”

 

所以,机构投资比例过高的基金也最好避开。



4、控制投入的资金


终极武器,还是我们的资金管理。


假如投入的资金不大,那踩雷也影响不大,假如重仓的话,即便是一点小波动,也可能造成大的损失。

 

总而言之,不能因为债券基金过往的成功经验,就丧失对风险的警惕。


想想今年外围市场的情况就明白了,前面不久美股10天熔断4次,这几天又出现原油跌到负数,不仅买油不要钱,卖家还倒贴给你钱……

 

这些谁都没想到吧?


或许未来还会出现更多刷新我们认知、颠覆过往成功经验的事情。


所以,控制好我们的资金比例,用闲钱投资,别为了我们用不到的钱,而损失亏不起的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