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全国31个省市养老金计算的系列文章,本篇是系列文章的第10篇,介绍一下山西省企业退休人员养老金是如何计算的。

企业退休需具备两个条件:法定的退休年龄(男性60周岁、女职工50周岁、女干部55周岁)、最低的社保缴费年限15年。二者必须同时满足。当月退休,次月领取养老金。

想知道山西省企业退休养老金是多少,需要掌握养老金的计算方法和计算公式,下面就来看看山西省的养老金是如何计算的,为了让大家更容易理解,文章最后举了一个养老金计算的例子。

山西:退休人员养老金是如何计算的?分两步,一个案例说清楚了

第一步,要清楚退休人员的首次参保时间,首次参保时间不同,养老金的构成有差别。

首次参保时间很重要,因为首次参保时间不同,养老金的计算方法有差别。在山西省,企业职工首次参保时间在1998年7月1日(含)之后的,退休基本养老金包括基础养老金和个人账户养老金;首次参保时间在1998年7月1日(不含)之前的,退休养老金除了以上两种养老金外,再额外增加一笔过渡性养老金。

第二步,养老金的计算方法和计算公式

了解了养老金的基本构成,就来说说山西省养老金的具体计算公式是怎样的。

1、基础养老金

基础养老金=退休当年所在地养老金计发基数×(1 本人平均缴费工资指数)÷2×累计缴费年限(包括视同缴费年限)×计发比例1%。

(1)养老金计发基数:

养老金计发基数是山西省人社厅公布的数据。2020年,山西省养老金计发基数是每月5921元,2021年和2022年的养老金计发基数还没有公开消息。

(2)本人平均缴费指数:

本人平均缴费指数是个人历年实际缴费指数的平均值职工本人平均缴费工资指数,为当地实行社会统筹与个人账户相结合年度至职工退休时本人历年缴费工资指数的平均值。如果有视同缴费年限,也要把视同缴费年限的数据考虑进去。

比如25年的缴费指数之和是30,那么本人的平均缴费指数为1.2。

(3)累计缴费年限:

累计缴费年限包括实际缴费年限、视同缴费年限。实际缴费年限很容易理解,就是个人实际开始参保缴费的年限,吉林市视同缴费年限是指1998年7月1日之前的未实际缴纳职工养老保险的年限。比如实际缴费年限250个月,视同缴费年限30个月,合计缴费280个月,换算为年数就是23.33年。

(4)计发比例:

计发比例为一个定数,1%。

山西:退休人员养老金是如何计算的?分两步,一个案例说清楚了

2、个人账户养老金

个人账户养老金=个人账户累计存储额÷计发基数。50岁退休,计发基数是195,55岁退休,计发基数是170,60岁退休,计发基数是139。

3、过渡性养老金

过渡性养老金=养老金计发基数×本人平均缴费指数×1998年7月1日之前的缴费年限×过渡系数1.3%。

养老金计发基数和缴费指数,前面已经介绍了,这里就不多说了,关键是过渡系数的规定,过渡系数的取值范围国家规定是1%到1.4%,山西省规定数值是1.3%。

4、基本养老金

基本养老金=基础养老金 个人账户养老金 过渡性养老金

山西:退休人员养老金是如何计算的?分两步,一个案例说清楚了

案例分析计算

李大爷是山西人,1991年7月开始在山西参加工作,按照国家规定,李大爷从开始上班就开始算工龄。1998年7月开始个人缴纳职工保险,2022年4月60岁退休退休,实际缴费月数是286个月(23.83年),实际缴费指数为1.1,视同缴费年限从1991年7月到1998年6月,共84个月(7年),累计缴费年数30.83年,个人账户累计存储额为7.5万元,假设养老金月计发基数为6000元。

具体计算分析如下:

  1. 基础养老金=6000×(1 (7×1 23.83×1.1)÷30.83)÷2×30.83×1%=1921.29元

2、个人账户养老金=75000÷139=539.57元。

3、过渡性养老金=6000×(7×1 23.83×1.1)÷30.83×7×1.3%=588.20元。

4、综合以上数据,李大爷退休时每月的基本养老金=1921.29 539.57 588.20=3049.06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