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章由卡神整理,针对一些新手不懂的就是一直申请信用卡,无补于事,东被西补也不够自己开支。
卡比较多,但下来的基本上都是小额度的信用卡,这样子会反而对提升额度没有帮助,别人三张卡比自己手上十几张信用卡额度还高。
先看看以下卡友这两年信用卡心得路程:
周末无事,加上5月新征信的实施,能不能玩卡还另说,说说两年来的下卡经历以及各个银行授信的一些猜想,自认为算一些干货分享。
说说本人的情况,2015年7月毕业以后,直接入职某地市小职员,非公务员。
本地有的银行只有四大行加上邮政,所以除了四大行外,其他7行均为异地下卡。与银行的交集,工资结算卡为工行,社保结算卡为中行,无车无房,最多几万块存款。
一、人生第一张信用卡华夏
2017年3月,华夏业务员扫楼,当年不懂事,被花姐破了处,所有同事进件条件一样,拍了公积金明细,下卡2W2。
当时公积金基数6K左右,有的同事公积金高,基数1W4左右,下卡大约4W5,用了一年大多能提到10W,包括下卡2W左右的,唯一的不同应该是性别,确实女性在提额方面有优势,华夏银行喜欢女客户。
下卡额度基本上是公积金基数的4倍。
打印了征信报告发现,华夏每6个月进行一次贷后,期间华夏一直是主刷卡,但是我被排除在提额之外了
二、第二张信用卡工行
7月网申工行,预授信11W,下卡10W,激活简单,未提交任何资料。
下卡前一直在工行有贵金属交易,赚点钱补贴家用。
有次不小心被黄金套路,用过2次融E借补仓,成功扭转了局面,基本上是两个礼拜提前还款。
无意间发现信用卡T出来,手续费比借钱便宜,同时发现了爱卡这个坛子,从此走上了不归路。
工行下卡额度还是和贡献成正比的,但是这仅仅限于公积金提额大法前。
因为同事申请的大妈卡下卡基本在5W左右,我的公积金基数低,但是下卡额度更高,原因都是因为贵金属贡献了手续费。
但是公积金大法后,基本上都提到30W了,所以无所谓贡献了。
三、第三张信用卡农行
8月异地网申废行,直接系统拒绝。
网申建行,秒过,不知额度,未去面签。
9月网申农行南航白,就是坛子里流传出来的二维码申请,面签时要求提供流水,去隔壁打印了工行流水,一个礼拜后通过,下卡起步额度5W。
顺便说一句,农行服务态度超级好。
目前8W5,6加1失败了,临近毕业来这一出,确实摸不着头脑。
四、第四张信用卡广发
9月网申了浦发,直接拒,同时申请的废行下卡了,菜卡3K。
接着11月申请了留学生卡,曲线到1W,激活后就放抽屉了。
到了18年3月,短信提示提额到了3W5,然后开刷。
冷冻提额确实有效,并且现在步入3月一提队伍,就是幅度有点低,百分之二十,起步低就慢慢来了,毕竟DIY神卡。
广发作为异地网申的第一张卡,确实打击到了自己。
异地难下卡的原因其实不是银行不支持异地,也不像坛子里有的老哥说的那么吓人,异地还会止付。
后面跟柜台的聊天,再加上后面开始办房贷,都说明银行只能查到本地申请人的社保以及公积金信息。
至于其他,比如房产信息等,异地根本无法核实,现在才开始全省联网,以后估计可以查到异地的信息。
五、第五张信用卡建行
有了四行卡后,考虑到建行不喜欢多头授信,因此2018年3月再次网申了建行。
在申请前,征信报告硬查询次数14次。
建行干脆利落,卡部的嘿嘿嘿打手机让告知具体住址,要求具体到门牌号,于是瞎编了个门牌号,以后就一直用这个号了。
到手6W额度,建行难提额是真的,且下卡额度跟公积金紧密相连。
过了一年才下建行也是因为工作了两年后,基数提高到1W多点。参考其他朋友基数1W5左右,下卡6.5W,其实额度没有多大区别了。
感觉建行的授信在7万是道门槛,即使公积金基数再高也没多大用了。
反正小地方是这样,基本上基数也封顶了。在提额方面,建行不好提了,周围朋友能提额的,基本上是工资代发的。
先做一个小总结一下:
工行、农行、建行,授信基本和税前工资相关,也就是稳定职业,单看这一点,下卡基本在5W上下,授信参考点基本无差别,代发工资有加成。
房、车基本上没用,有的朋友一堆房子,车子,额度并没有提升。
这三大行,基本上只参考持卡人本身的条件,搬砖也没有太大用处,当然可能是砖太少,如果有几百个砖头去砸,可能有奇效,普通人办不到的。
申卡失败的一部分:
三月份相继申请了浦发、邮政、拒拒拒,浦发大概是因为申请的AE白,拒很正常,邮政不清楚,一直下不了卡,柜台上传公积金,一样拒。
六、继续出第六张招行
招行是最糟心的一家。
考虑到异地申卡频繁拒绝,4月份去省会柜台办理。
这次有意外收获,填写了单子后,柜台查询社保公积金,被告知本地省会工作的不需要账号密码,银行可以直接查到社保信息,不需要自己单独提供。由于我是异地申请,只能自己主动提供,小姐姐信号不好,工作所在城市的政府网站也登陆不了,查不到信息。
后来加了微信自己查询了社保、连同工牌信息发送过去,终于建档。并且告知收卡的地址最好填写省会地址,不要填地级市,只能让朋友代收了,花了征信。
小招是下卡最费力的卡了,可惜下卡只有1W6,确实很蛋疼。
并且现在随着三月一提翻车,感觉招行也没啥意思了,只是经常领火车票优惠券3块,算是刚需小羊毛,因为每个礼拜都要买两三张票。
小招下卡前,征信硬查询已经20次,所以查询次数只是参考,柜台进件可以避开系统的秒拒。
后来无意间知道有同学在卡部上班,早知道就不用这么费劲了。
小招也有待遇好的一方面:顺便说句,小招的待遇很好,很好。奖金、过节费等拿到手软,羡慕死。
可惜他不是管审核额度的,要不然可以下大额度的。
申卡失败部分卡:
接着网申了邮政、交通、中行、平安、兴业全都是拒绝。
从4月份下小招后,到8月份为止,征信硬查询增加了10次,没一个下卡的,征信已经废掉了。
由于开始摇号买房子了,趁着房贷前折腾一波,后面就不敢申请了,怕出问题。结果就是房子没摇到,接着被限购了,哈哈哈哈哈哈。
七、第七张信用卡中行
由于不死心,去柜台搞了中行。
提交了储蓄卡,就是那个社保卡,下卡5K。柜台的小姐姐很蛋疼,不准选卡种。
接着下了个啥卡,自己都忘了,额度5K。一直没刷,已经扔了。
中行是个铁公鸡,下卡额度都不高,周围的基本都是1W、2W,且不提额。极少数人能提大额,秘诀就是分期、分期,从1W养到20多万。
可惜的是他们是不玩卡,纯手工消费。我等屌丝只能仰望加膜拜了。
到2019年3月,终于买了房,又开始折腾。
一个月申请了兴业、光大、民生、中信,反正没有的卡都干了一轮。
相继下了一些。
八、第八张信用卡兴业
3月份网申、秒下2W9。期间有业务员来摆摊撸人头的,啥都不需要,只提交身份证,朋友基本下卡1W、2W、3W的,反正都差不多,提额确实快,3月1提稳如老狗。
申卡路上不容易:想起去年去柜台提交了社保、工牌、他行大额卡,结果被拒,目测是因为查询次数多。
九、第九张信用卡浦发
没啥说的,下卡1W5,已经激活,提额随缘了。
十、第十张信用卡光大
没啥说的,下卡2W,未激活。由于上次去面签不让我签,重点是不让签,不是拒绝。
柜台的老娘们儿真是够了。
十一、第十一张信用卡民生
网申了无数次,大概40多次,一直拒绝。
并且三月份申了十多次,全民分期也拒。
结果偶然又来了一次全民分期,然后过了,一脸懵逼中,然后1W,未激活。民生是我最喜欢的卡,因为银行的图标很漂亮。哈哈
说下比较奇葩的行,光大和民生。去年去光大柜台,直接不让填表,柜台的娘们直接说不支持异地申请,没有任何机会,果然光大最二笔。
民生说可以申,然后给了二维码。。。。。。
申请路上中信比较给力:
唯一一家有回访征信的银行。前面申请的十一行,银行从没来过电话,要么拒、要么直接过。
中信最搞笑,先是机器人征信,第二天来了人工。
3月份申请的银行,我用了另外一套家庭住址,放在了省会,以为可以更好的通过。
征信来确定家庭住址,问我为啥住宅和公司在不同城市,告知老子每天开车回家,当然我是没车的。
然后问开车时长,答曰1小时,然后挂了电话,拒绝。。中信就是二笔好吗,老子开车回去就不行么,就算相同城市,每日通勤一个小时很正常吧。个人感觉,最好将公司和住宅放在一个城市,异地申请也最好放在一个城市,要不征信的二笔很可能拒。
想当初光大、中信这些行,在学校时就能下卡,只要本科就行,现在开始牛逼哄哄了。
顺便说下房贷,其实信用卡持卡数并没有影响,房贷100W,非常顺利。
只是让提供公积金账号,密码,异地的银行确实查不到,更印证了前面说的,征信报告上并没有社保等的显示。
银行没让提供就能查询到的仅仅限于本地工作的,而且新版的征信也没增加这些内容,可以参考附件中的图片。
啰啰嗦嗦说了许多,祝愿大家都能每张卡提到10W。
看完了卡友的经典申卡之路,自己是否也有一种想申请以上卡的从冲动呢?
卡神的建议是:每个人的征信都不一样,相对来说有些人的征信比较OK,也比较优质,也有很多人的征信很花,小额贷比较多,最直接的方法就是先把四大行申请下来,养到一家的额度再去申请其它商业银行的,商家银行都是综合评分其它四大银行的,祝卡友们早日成为卡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