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有医保,还需要买商业保险吗?”这是我平时被问得最多的问题。
第二篇分享,来自于一位重点医院的肿瘤科医生。
从医生的角度来看,医保真的可以解决所有的问题吗?
我的保险意识最先源于我的工作,15年硕士毕业之后进入一家省级肿瘤专科医院的医保办,之后逐渐成长为一名专业的医疗从业人员。
因为医院是重症专科,患者住院年平均费用基本是十万元起,居民医保患者报销后仍要自付至少50%,而职工医保患者报销后自付至少为20%。
看起来社保的报销比例并不低,但是有些疗效好的自费药品仍需要自己承担,还有那些目前治疗非常好的抗癌靶向药物和免疫制剂,因为社保基金有限,居民医保患者仍要自己承担70%,职工医保患者承担50%的费用。
抗癌治疗的长期性使患者的经济负逐渐加重,因此社保所奉行的低水平广覆盖原则并不能完全缓解患者的就医压力。
在我每天接触的这些重症患者中,他们多数在后续治疗上都有经济的担忧,在多年的长期治疗之后,大家在治疗上都是能省则省。
我在想如果患者在健康时提前购买了商业重疾险和住院险,他们对于现在的治疗费用会不会还有如此多的担忧?家庭的疾病抗风险能力是不是也会提高很多?

基于这种疾病抗风险能力的想法,我在2018年为全家配置了重疾险和住院险。
目前我自己在三个保险公司分别购买了二十万的重疾险,并选择一家保险公司投保了百万医疗住院险。
重疾险有很多种,保费越年轻购买的时候越便宜,而超过45岁之后,如果你仔细研究过保费之后会发现,所缴纳的保费基本上和保额差不多,而超过50岁之后再想购买重疾险,大部分人的身体状况已经不允许了。
所以我也非常提倡趁着身体健康,年轻人尽早去购买重疾险和住院险,尤其是为家庭中的顶梁柱配备重疾险和住院险,提高整个家庭的疾病抗风险能力。
今年上半年,在我的呼吁之下,姑姐给自己花了几百块钱买了一份百万医疗住院险,最近她去做了一个小手术,我告诉她要及时报案。
最后出院时,保险公司通过她邮寄过去的医保结算清单和住院发票,只审核了半天,就直接将报销费用打入她的账户。
姑姐只花了几百块钱买了住院险,却给自己本次的住院减轻了不少经济压力,她特别感谢我之前的购买住院险的建议,并多次向自己的亲朋好友宣传商业医疗险的好处,这让我也有一种满满的成就感。

现在还是有很多人根本没有商业保险的意识,总觉得自己有社保,自己没生病。
我特别想邀请这些朋友来我们这种重症型的医院参观一下。
手术后的患者结账费用动辄几万到几十万,放疗一个疗程基本是五万元起,还有那些靠靶向抗癌药维持生存的患者,他们经济负担有多重。
提高大病重病的抗风险能力,是对自己的家庭负责任的一种表现,希望人人都有一种抗风险意识,在自己健康时积极购买商业医疗险。
胖莹的一点补充:
为什么国家不可以实现全民医保,直接报销掉所有的医疗费呢?
最根本的原因,是因为钱不够。
医保报销的每一笔钱,都来自于大家所缴纳的医保费用,而一位癌症患者每年的治疗费用,抵得上几百位居民所缴纳的保费。
如果实现全民医保,那么社保费用必将大幅提升,这对于那些交不起、不愿交的人来说,是一种巨大的伤害。
所以,医保注定只能提供最基础的保障,而重大风险的防护则需要我们自己去努力。
关于医保的使用方法、报销规则,以及目前所面临的困境,我之前写过一些文章,链接放在了下面。
希望可以帮助大家更好的理解医保的优点与不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