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数据来自由“全国老龄工作委员会办公室”和“中国老龄协会”联合编制《奋进中的中国老龄事业》。
“中国老年人占比将超过1/3”,通俗来讲就是,正常情况下,没有工作能力的儿童、学生应该占1/3,老年人再占1/3的话,那么能挣钱的必定只占1/3......
换句话说,1个能赚钱的人要养活2个不能赚钱的人,当然还要养活自己......可想而知,这一代的年轻人将要面临的压力有多大。
中国自1999年进入老龄化社会,迄今整整20年。中国老龄协会今年上半年发布的《需求侧视角下老年人消费及需求意愿研究报告》表明,从1999年进入人口老龄化社会到2018年的19年间,中国老年人口净增1.18亿,成为目前世界上唯一老年人口超过2亿的国家。
《奋进中的中国老龄事业》指出,中国是世界上人口老龄化程度较高的国家之一,老年人口数量最多,老龄化速度最快,应对人口老龄化任务最重。
30年后,正好是2050年,此时令人恐怖的不仅仅是4亿这个数字,而是4亿的结构。
70、80后两代人口的主力军,都已步入老年,而新生代却在层层递减。这种头重脚轻的人口结构,最严重的就是养老金问题。
老去的人多,新生的人少,过些年后,必然导致拿养老金的人多,而贡献养老金的人少。养老金的池子是否能支撑一大批老去的人?或许不是那么乐观。
虽然国家正在通过宏观调控来改变这种局面。但是作为个体,即使有退休金的保障,仍要面对通货膨胀、医疗费用等诸多不确定的问题。而还有一个明显的趋势就是当我们这一代年轻人退休的时候,我们的父母都还健在,这也就意味着,我们的养老不光是自己的,还有老人,而那时,我们的孩子正是现在的“我们”,对于他们来说,压力可想而知、
不是耸人听闻,这是一个明显的趋势,当我们能看清形势,拨开迷雾之后,我们能做的就是,坦然面对社会的发展趋势,提前为自己的养老进行布局。
图片来源:摄图网
养老需要花多少钱?
这不仅是老年人在考虑的问题,更是中年人需要考虑的问题,甚至连95后都已经开始考虑这个问题。
不可否认的是,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通胀在激增、物价在飞涨,人们的各项支出也在不断增加。所以,养老所需的费用,也变得越来越多。
20年前认为10万就足够养老,10年前会变成30万才足够养老,而今天,这个数字已经过了百万,达到了500万!
来自《维度》的调查结果显示:75.9%的95后认为自己养老需要50万以上的费用,其中,51.77%的人认为养老费用会超过100万,而31.03%的人养老费用更是在500万以上!这一数据,远远超过了70后、80后、90后对养老费用的需求,至少50万,最高500万以上,这笔费用,相信对于绝大多数人来说,都不是个小数字。养老很远,但现实很近。大多数年轻人在今天都还没活好,哪还有时间去考虑退休养老的事?养老规划实际上是一种财务规划,保证我们由于退休后,由于长时间的生活、医疗开支,我们生活质量不会有比较大的下降。
而目前我国的养老体系有三个,也就是所谓的三大支柱,国家养老(社保)、企业养老和个人养老。
社会保险。主要是通过国家的强制力征收社会保险费,保障退休人员的待遇。
不过目前我们的职工基本养老保险覆盖人群还是非常少的,参保缴费人员3亿人,约占全部 就业人口 的38%,供养退休职工11798万人。
图片来源:摄图网
年金制度。这是一种补充养老保险体系,由企业和个人承担,通过保险公司统筹。
我们国家对应的是企业年金制度和职业年金制度。这种年金制度最高都可以缴纳缴费基数的12%,相当于个人账户养老金的1.5倍。也是一份非常丰厚的养老待遇了。但是覆盖人群只有五千多万人,覆盖面较低。
实际上,企业年金和职业年金制度,都允许到达退休年龄可以一次性提出,用来购买商业养老保险。
个人养老。就是商业个人养老保险金。我们国家的养老资产规模跟发达国家还有一定的差距。像美国,养老资产规模达到了29.195万亿美元。其中个人商业养老保险,缴费确定型计划80970亿美元,确定给付型计划31890亿美元。远远超过了我国的养老保险储备。
图片来源:摄图网

商业养老保险或将缓解个人养老压力
商业养老保险和寿险的作用是相反的,寿险是担心提前离世而造成的收入损失,而养老保险是担心我们活的太久,钱不够花的问题。
养老金规划有六个要素:安全、稳定、可持续、现金、不可挪用、与生命等长。
简单理解来说,就是我们要有一笔稳定的收入来应对我们未来生活的一切开支,包括不可预估的风险变故,这一份保障就是防止我们的生活被意外所改变。
保险就是这样,年轻时预备年老,将未来不确定的变成确定,将养老的风险提前扼杀,到时候,我们不必担心退休了收入中断,不必担心社保养老金低,不必担心子女无力赡养,也不必再退休再就业!意外或者疾病,都是偶发事件,但老去,确是必然的。每个人都会变老,如何通过合理的规划,过上一个有质量的晚年生活,是我们每个人都需要提面对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