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原因,是根据监管,4.025%预定利率的产品,12月底就要停售了。
就剩四五天了,直接问“我要不要买的?”的人,明显变多了。
抛开自己的情况,光谈产品,也很容易出问题。
所以,今天结合3个不同年龄段的典型案例,聊聊这个问题。



案例二:25岁,小立,上海
选择:高领取型,月缴450元(最高能加保到500万),缴费20年
小立是我司的小伙伴,才25岁的他,暂时还没有结婚、买房的打算,生活压力不大。
平常结余下来的钱,主要就定投些基金,赚更长期的回报。
对小立来说,什么养老金、子女教育金,都挺遥远的;但看到这样低门槛的年金险,他也决定先来一份。
原因是他觉得,经济整体增速的下降,未来10年、20年后,3%-4%的稳健收益,也很可能会有吸引力。
他想先用“少量投入,锁定长期利率”。
他说,每月定投基金是不错,但搭配一点年金险,多个选择权,也算一种配置了。
我看了下,这款产品,还挺有特点的:
- 起投门槛很低:每月450,就能买得到了;
- 能加保:开始买的少也没关系;以后有钱了,能加保,更灵活
- 养老更纯粹:活越久,领越多。每年领的养老金,是3类中最多的。
另外,多说两句,纯提升自己的养老生活水平,想每年多领钱,也很适合选这类。上周我也聊到,我给爸妈配置的就是这类养老产品。


案例三:53岁,张阿姨,浙江
选择:平衡型,年缴5万元,缴费5年,10年后领
张阿姨是一名小学老师,临近退休的年龄,她也想给自己准备些养老钱。
在聊的过程中,发现张阿姨本身能领的退休金比较多,自己开销也不大。
她既想把手头的钱规划规划,也想改善改善养老生活;
但她也不是追求每月领很多钱,反而更在意,自己百年以后,能多留些财产给孩子。
所以,她的需求更综合——养老年金、去世后的遗产(死亡的身故保险金)都要看。
所以,平衡型的产品更适合她。这类产品,在3类产品中,养老年金领取的不是最多的,也不是最少大,但它的身故保险金一直比较稳定。
比如,张阿姨这种投保方式,不仅可以保证10年后,每年领1.63万的养老金,直至去世;而且基本可以保证有一笔在20万左右的遗产,留给子女。
另外,除了遗产的场景,这种保险往往到105岁都还有不低的现金价值。
这有什么好处呢?还是说张阿姨,到了某个年龄,比如83岁吧,得了重病急着用钱,还可以选择退保,拿20多万的现金价值,用来救急治病。
当然啦,单靠年金险还不够。正如开头说的,年金险也有长在确定,弱在收益不那么高。
无论是养老、教育还是资产配置,都是多种产品一起搭配,效果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