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问题提出
不可否认,无论是意外,还是疾病,在我们的生活中,风险无处不在。大部分有风险意识的朋友,都乐于使用保险来帮助自己转移风险,因为保险作为风险管理工具是最具有性价比的——花费固定的小钱,保障未知的大风险,避免因病返贫而导致生活质量大幅降低。
我们一般人在选择保险时,有一类保险是不可或缺的,那就是——重大疾病保险。
重大疾病险,是指由保险公司经办的以指定的重大疾病,如恶性肿瘤、心肌梗死、脑溢血等为风险,当被保险人达到保险合同约定的给付条件后,由保险公司根据保险合同约定支付保险金给受益人。主要作用是为了弥补患病期间(注:一般3到5年休养)无法参加工作的收入损失补偿,用于生活开支、后期护理、营养等。

不幸患了重大疾病,对一般的家庭来说,打击毫无疑问是巨大的,所以购买合适的重疾险显得尤其必要。然而很多朋友在选择重疾险时多少都有些纠结,当然不是纠结买不买,而是纠结买什么样的好。比如说:
保额设置多少才合适呢?
交费期长好还是短好呢?
是保20年、30年、保到70周岁还是保到终身好呢?
大部分人在面对自己不熟悉的东西,或者存在多种选择的情况下时,都有不同程度的“选择恐惧症”,这也无可厚非。
本期我们就来聊一聊重大疾病保险的保障期限长短的选择问题。
问题解析
目前,市面上的重疾险的保障期限,主要有以下几种:
1. 一年期重疾险
一年期重疾险的保障期为一年,交一年保一年。优点在于价格很便宜,每年或许只需数百元保费支出,但需要指出的是其采取的是自然费率,也就是说每年的保费是随着年龄增大而增长的,后续保费会越来越多。
还有一个不容忽视的点就是续保问题,因为是交一年保一年的,每年在保障到期前需重新购买,重新购买时需要健康告知做核保,此时若身体健康状况变差,或者存在历史理赔记录,或者产品停售了,都会影响续保,可能导致买不到重疾险产品,从而失去了重疾保障。
这类产品仅适合青年时期手头特别拮据,保费预算非常紧张,无法承担较长时间的保障,用它来短暂地过渡下,不建议作为长期购买配置。
另外这类产品也可用于在已配置好了保障期限较长的重疾险的情况下,额外配置一年期的重疾险来达到做高保额的目的,加强我们在家庭责任重大时期的保障。
2. 定期重疾险
定期重疾险,保障一定的期限,比如保障20年、30年,或者保障到70周岁、80周岁等。其采取的是均衡费率,也就是说每年的保费是一样的。每年无需重新购买,只需要在规定的时间内交纳续期保费即可。在保障期限内,也无需担心续保问题。但需要注意的是等约定的保障期限到期后,就失去了重疾保障。
这类产品适合有一定的保费预算,但不是很充足的人群。可根据自己保障需求来灵活选择保障期限,优势是杠杆较高,可以以较低的保费撬动较高的重疾保额。只要保障期限能够满足自己的需求,这么做也是比较推荐的。
3. 终身重疾险
终身,顾名思义,就是保障一辈子。其采取的也是均衡费率,每年的保费是一样的。无需重新购买,只需要在规定的时间内交纳续期保费即可。买一次,一辈子就都有保障了,终身不用担心续保问题。
这类产品适合保费预算充足的人群。保费较多,杠杆一般,优势是一辈子都有了保障。我们都知道,随着年龄增长,患重大疾病的概率也是越来越大的,定期重疾险存在保障期内不发生理赔的情况,而终身重疾险因为保障时间够长,理赔到的概率就大多了。
介绍完上述几类不同保障期限的重疾险,相信大家已经对下面这个灵魂拷问有自己的答案了吧?
重大疾病保险到底是保定期的好呢,还是保终身的好呢?
嗯嗯,你答对了。说实话,这个问题确实没有标准答案,真的是因人而异了。定期和终身,两者的差异主要是保障时间与保费价格。保障时间直接影响到价格,同一款产品,相同保障条件下,保终身的价格会比保定期的价格更高一些。

俗话说鱼与熊掌不可兼得,看菜吃饭,量体裁衣,保定期还是保终身不是一概而论的,需要根据自身实际需求而定即可。
从重疾险的意义来说,应当优先将身负家庭重大责任时期内(25岁~65岁)的保障做好、做足。
一般来说,足够多的保额比足够长的保障期限更重要一些!
建议总结
1. 保费预算充足
一步到位,做足保额的同时,推荐保终身。
2. 保费预算紧张
逐步完善,建议保定期到70周岁,且保额要高。待后续收入提高后,尽快完善。
3. 保费预算非常紧张
上车再说,建议保定期20年、30年,实在不行最后再去考虑1年期的。待后续收入提高后,尽快完善。
PS:补充一点,无论配置了哪种类型的重疾险,千万别忘了搭配一款百万医疗险哦,条件允许的话,建议搭配中、高端医疗险,可以获得更好的就医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