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从央妈降准之后,市场就热切期盼着降息的到来。
今天市场报出第二期LPR,1年期为4.2%,比上一期降低了5个基点。
大家就纷纷传言:降息啦!降息啦!
说到降息,我们先得弄明白什么是“息”?
这市场上的利率有无数种。
过去,归央妈控制的有两种,一叫存款基准利率,二叫贷款基准利率。
央妈公布以后,各金融机构可以在此基础上上浮或下浮一点点。
此时的利率并非市场化的。
过去十几年,我国在利率市场化上突飞猛进:
2004年取消了金融机构贷款利率下限管制;
2013年取消金融机构贷款利率上限;
2015年放开了金融机构存款利率管制;
所以名义上说,中国利率市场化已经完成了,存贷款利率商业银行可以自主定价。
但实际上,2015年后存款利率依然受到行业定价自律协会的约束,大银行最多上浮1.3倍、中小行上浮1.4倍。
贷款利率则受到旧版LPR的制约,旧版LPR是综合工农中建交等10家大行对优质客户的贷款报价形成。
可笑的是,这11家大行的报价还是全部遵照基准贷款利率而来。
但其实,央行已经多次下调MLF利率。MLF是中期借贷便利,简单理解就是央行借给各商业银行的钱,期限比逆回购更长,最长可达1年。
也就是说,央行借给商业银行的钱越来越便宜,银行却不肯降低贷款利率给企业让利。甚至还形成价格联盟,设置隐性贷款利率下限。
当然这不光是道德问题,还有其它问题改日再细聊。
在这个背景下,今年8月新版LPR就出台了,新版LPR规定必须由MLF加点形成。
也就是说,让MLF和银行贷款利率形成直接传导关系。
这招学的是美帝,美联储每次说降息,降的就是联邦基金利率,然后传导给贷款利率。
所以说,现在央妈要降息的话,就得降MLF利率。
可是前几天最新一期的1年期MLF利率报出来了,还是3.3%,纹丝未动。
这也是前两天A股回调的主要原因之一。
这一次的LPR降低,只是加点稍微降了一点,而且只有区区5个基点。
正常来说,降息至少25BP起,这算哪门子降息啊?
不过,笨虎估计,MLF调降是早晚的事,毕竟现在经济数据全方位不及预期,市场呼声很高,外部环境也很配合。
只是短期内,二师兄价格还未稳住,再降息恐怕导致CPI飞起来。
就怕经济还没起色,物价先飙涨,那就真成智障了(滞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