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最大的消息应该是降息了,今日央行进行了公开市场操作,超量续作MLF,且同时下调MLF和OMO利率10BP。之前市场都在忐忑的预期会等量进行公开市场操作,并下调MLF和OMO利率5个BP,但实际情况比市场预期的更加乐观,不仅超量续作,而且下调了10个BP。
大家不用太搞清楚这样的公开市场操作意味着什么,我们只需要搞清楚一件事,这样的公开市场操作至少预示着政策面稳增长,宽信用的力度不会小,之前大家一直在担忧政策面是否会真的稳增长,宽信用,今天之后应该毫无疑问了。
一般情况来看,在央行进行了MLF利率降低后,LPR的利率也会降低,5年期LPR是绑定了房贷利率的,这同时也将意味着房贷利率下行,对于稳定地产,稳定消费都会有比较积极的作用。大家的房贷可能快要可以少交点了。
今天市场也反应了降息的利好,两市上扬,其中前期跌幅比较大的赛道股反弹比较犀利,赛道股之前受制于海外流动性收缩的影响下跌,现在国内流动性宽松,对赛道股自然是利好。
但大家一定注意,赛道股永远回不到去年的宏观环境了,去年是海外国内双宽松,基本面只有赛道股好,但今年是海外收紧国内宽松,经济逐步复苏,很多行业基本面都将向上。
而且去年赛道股是朦胧的预期炒作初期,板块整体估值不高,业绩预期大幅增长,行业竞争格局也没有恶化。但现在估值又高,部分环节增速下调,部分细分行业竞争格局还恶化...
因此赛道股反弹是可以预期的,但反转想都不要想,宏观环境差距太大了,基本面差距也很大...今年赛道股大概率是没有贝塔(行业整体的机会)的。
上周我们已经反复讲过赛道股了,赛道股今年的机会就是阿尔法的机会,贝塔全年大概率变化不大,我们要寻找的是阿尔法,寻找基本面强于行业的细分领域和板块。
上周分享了一些盐湖提锂铲子公司的逻辑,今天来聊下铝塑膜。
铝塑膜过去主要是用在软包电池中的,主要用于电芯封装,由于电池对安全性能的高要求,一般对铝塑膜的阻隔性、耐电解液稳定性、冷冲压成型性、抗穿刺性和绝缘性有很高的要求,是技术要求极其苛刻的一种复合材料。
铝塑膜和隔膜虽然都是膜,但在制造工艺成本结构上都有很大的区别。隔膜的设备非常重要,设备投资大,制造费用高,但铝塑膜主要的成本是原材料,原材料占比70%以上,原材料的国产突破是最难的。
从这个维度来看,铝塑膜其实是壁垒比隔膜更高的环节,材料学是国内最薄弱的基础学科。这也是国产铝塑膜一直没有实现国产替代的原因,简单的都先替代了,复杂的留到了最后。
铝塑膜由外层尼龙,中间层铝,内层CPP组成,这里最难的部分是内层的CPP。
从下游来看,铝塑膜的主要应用方向是软包电池。
软包电池在消费电子领域使用的比较多。动力电池海外用软包比较多,但从动力电池行业发展趋势来看,除非材料革命(比如钠离子电池大规模应用),软包肯定不是大方向。
关于铝塑膜这个方向,最重要的投资逻辑有两个。
第一,国产替代。
锂电四大材料基本都实现了国产替代,但时至今日软包电池用铝塑膜仍被海外垄断,日本DNP、昭和合计占据了70%的市场份额,国产企业局限于低端消费电池。
上面也分享了,材料是铝塑膜国产替代最大的瓶颈,近年以来,部分国内企业已经在关键材料CPP上取得了突破,考虑到国内企业变态的制造能力和成本优势,预计国产替代也只是时间问题。
但铝塑膜替代一定有一个过程,因为铝塑膜需要满足一个电池全生命周期的使用不能出一点问题,所以验证周期会比较长,而且下游企业对于铝塑膜企业生产的一致性要求也非常高,这还是需要大规模生产带来的工艺积累。
因此虽然国产替代已经开始,但这个过程预计还要2-3年。而且相关企业也要经历产能扩大的带来的品控要求提升。
所以我们也不要期待,国产替代的快速渗透,爆发式增长。
第二,应用方向拓宽。
去年比亚迪开始在自己的刀片电池中使用铝塑膜。
这其实是一个行业的发展趋势,过去刀片电池完全就是用铝壳进行封装,但随着工艺的进步,厂商发现使用铝塑膜成本还能更低,易加工性更好。于是开始走软包电芯外加刀片铝壳的复合封装方式。
这种方式目前也开始得到其他电池厂的认可,不排除未来会成为一种新的产业趋势。
因此未来可能就不再是只有软包电池用软包,其他电池形态都可能使用铝塑膜进行部分的软包。
如果这个产业趋势成立,铝塑膜的下游起量将会超市场预期。
这两个投资逻辑是铝塑膜最大的投资逻辑,因此跟踪铝塑膜企业一定要紧跟这两个大逻辑。其中国产替代我认为不是大问题,趋势非常明朗,应用方向拓宽这个还处于产业早期,目前只有比亚迪在尝试做,需要持续跟踪其他厂商跟进以及比亚迪的推广情况。
从选股来说,我认为铝塑膜的选股难度会比较大,这里有一个重要的扰动是传统的隔膜龙头和一些铝制品加工厂也在发力铝塑膜,如果大家都做出来,行业竞争格局可能会恶化,行业在国内尚处于早期,竞争格局是不明朗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