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日,兴银理财发布公告称,基于对中国资本市场长期稳健发展的信心,兴银理财有限责任公司将以自有资金约10亿元投资于本公司管理的兴睿系列、睿盈优选平衡系列、睿盈年年升系列、悦动系列及ESG兴动系列等理财产品。
同一天早间,招银理财官方公众号发布消息,称“将投入自有资金约5亿元,用于认购/申购我司旗下理财产品。
这已经不是银行理财公司第1次宣布购买这家产品,实际上从3月份以来,已经连续有多家银行旗下的理财公司宣布购回自己的理财产品。
2022年3月22日,光大理财发布了运用自有资金投资本公司旗下理财产品的公告,大致内容为以不超过2亿元的自有资金投资本公司发行的“阳光红”和“阳光橙”理财产品。
3月24日晚间,南银理财公告,基于对我国经济长期向好、稳定繁荣的信心,以及公司持续提升投研能力的决心,本着与广大投资者风险共担、利益共享的原则,公司已投入自有资金约5亿元用于认购/申购公司旗下理财产品。
3月26日,中邮理财发布公告称,基于对我国资本市场长期健康稳定发展的信心,中邮理财已将自有资金约6.5 亿元申购本公司旗下管理的理财产品,并计划择机申购本公司旗下管理的混合类(财富鑫鑫向荣、鸿元系列)及固收 (鸿锦系列)理财产品。
除了我们上面所提到的这5家银行旗下的理财公司,购买这家理财产品之外,我们不排除未来会有更多的银行加入到购买这家理财产品的行列当中。
看到银行纷纷的购买自家理财产品,很多网友都充满了各种疑问。
正常情况下,银行理财产品都是对外销售,为什么现在银行却纷纷自掏腰包购买自家理财产品呢?
首先,银行购买自家理财产品实际上一直都有,只是大家没有关注而已。
根据《商业银行理财子公司管理办法》第三十三条规定:银行理财子公司以自有资金投资于本公司发行的理财产品,不得超过其自有资金的20%,不得超过单只理财产品净资产的10%。
根据这条规定,银行是可以利用自有资金投资自己的一些理财产品,从中获取可观的收益,而且现实当中很多银行确实这么做。
不过从实际情况来看,银行购买自己理财产品其实都是悄悄地进行,像最近一段时间多加银行公告购买自家理财产品的情况还是比较少见的。
而银行之所以这么做,我觉得更多的是为了提升信市场信心,安抚客户情绪,防止理财客户流失。
最近半年时间,银行理财产品市场表现并不太乐观,受到地缘政治冲突,国内疫情反复,经济增速放缓等多种因素的影响,股票基金等一些权益类理财产品表现并不太乐观,特别是进入2月份以来,更是出现了股债双杀的局面。
在这种大背景下,银行理财产品的收益率也开始下调,甚至有一些银行理财产品破净。
根据市场数据显示,截至3月23日24时,剔除近六月无净值的产品,全市场28532只理财产品中,最新单位净值小于1的产品已达2234只,破净的产品数量占比达到7.83%。
另外,截至23日的一个月内,总回报为负的产品数量超过8000只,约占28%。
正因为市场表现不太好,所以我们看到最近一段时间很多理财客户到期之后,去赎回的才发现非但没有收益还有倒贴本金进去,这让客户产生了很大的情绪波动。
受此影响,甚至有些客户担心未来本金还有可能进一步损失而选择提前赎回,这让银行的资金规划受到了很大的影响。
所以为了安抚客户,提振市场信心,银行主动自掏腰包购买理财产品,就是为了给客户释放一种信心,那就是未来理财产品收益率会有提升的空间,大家需要有耐心、有定力。
那对于客户来说,该不该跟随银行步伐,坚持继续持有银行理财产品,甚至追加资金呢?
对于理财产品破净的客户来说,我建议大家还是坚持持有更长的时间。
最近一段时间银行理财产品破净是因为一些特殊的因素,在股债双杀的背景下,银行理财产品收益率确实纷纷下跌,但是从我国自身经济的层面来看,整体经济表现稳定,理财市场仍然有很强的上调空间。
实际上理财产品市场出现波动很正常,但假如银行理财产品资产配置合理,那短期收益率的下调,并不影响长期收益率的稳定。
通过观察各大银行历史表现来看,银行理财产品的整体收益率还是比较稳定,但这是建立在长期持有的基础上,所以对于那些出现收益率为负的客户来说,建议大家还是坚持持有一段时间,这样才有可能重新获得正收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