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国家正在经历新的挑战和机遇,由过去粗放地追求数量到现在追求量质齐飞的状态,由过去供应链中原材料供给到未来高质量产品直接投放市场的转变,但凡出现这样的一个过程,都先经历一种发展模式发展到顶峰,然后调整重新发展,达到新的顶峰,周而复始,螺旋式前进。

谈到未来的时候,我们听到最多的就是内循环、产业升级和共同富裕,三者都很重要,没有高低之分,但是有顺序之分,那个排在前面?自然是共同富裕排在前面,共同富裕是内循环的前提,是产业升级的基础。首先说说内循环,如果大家的收入还这样的话,没有钱用于消费,内循环就缺少了消费环节,没了消费环节,自然也不存在内循环。至于产业升级,升级的前提就是有市场需求,同样需要消费市场,有钱了大家才会消费,才会促进产业的升级,拿工业革命来说,没有旺盛的市场刺激,怎么可能有后来的二次革命、三次革命。

共同富裕到底是什么意思?你可以把它当作过去的大同社会,也可以理解成马列主义发展的最终目标,但是在接下来的时间里,共同富裕还有一个名字,就是中产阶级兴起,想要实现共同富裕,必先让中产阶级崛起。那么,我们国家的中产等同于资本主义的中产,自然不是,我们国家的中产是指拥有管理中等资源权力的群体,这些资源依旧属于全体国人,这些资源是先交给社会主义中产阶级代管的,他们可以实现资源使用效率的最大化。

社会主义中产的崛起需要什么?需要现有分配模式的改变。有人在想,简单啊,把原本属于资本家的一部分利润拿出来分给所有员工就可以了,这在事实上形成了平均主义,我们在过去吃过很多平均主义的亏,现在自然不会重蹈覆辙。未来,判断我国国人是否是中产阶级的基础就是是否能够参与到社会和企业的增利中,举一个简单的例子,拿现在的分配模式和未来的分配模式做对比。现在的分配模式是:假设A员工负责江苏市场,江苏整体市场现在在2022年销售任务1亿,完成任务的年薪是30万,A员工今年完成1.2亿,在现有模式下,A员工今年拿到30万加上给与一点超额完成的奖励,明年的基础工资还是30万,可是年度任务却是1.2亿以上;新的分配方式就是在其它方面不变的前提下,增加A员工的基础工资,比如说今年完成1亿的任务年薪是30万,今年完成1.2亿,在奖励不变的情况下,明年的基础薪酬增加百分之10(个人建议员工薪酬增长的幅度为增长量的三分之一,可以由投入、库存来控制),就是说,新的分配模式下,A员工明年的基础年薪是33万,而不是继续拿30万。

92年的自负盈亏为什么解放了生产力?因为它解放了优秀企业家的生产力,现在需要解放的是中层人员的生产力,92年能成功,今天的改革同样可以成功。有人会讲了,现在好些企业已经发展到了顶点,已经没有增长的可能性了,对于想吃白食的人最好的方式还是去梦中。一分耕耘一分收获,想要获得资源分配的席位,自然需要做出应有的贡献,过去取得的成就是别人干出来的,现在想要属于自己的权益,需要大家一起努力,更需要自己的贡献,只有有了成绩才有坐上餐桌的权力。

一个打工的人如何成为中产阶级,最优先的条件就是达到中产阶级收入水平,满足基本的衣食住行娱乐教育养老等几个条件,之前的文章中有过这样的描述。在满足了收入条件的时候,接下来最重要的就是自己拥有维持该阶段收入的能力,不会因为某个人、某件事就受到影响,如何完成公司下发的任务,如何做好健康稳定的市场,如何带好自己的团队,需要做好三方面的事,当你具备这些基础要素的时候,你就可以保持一种独立,包括相对独立的人格。

当然了,我们光有闯进还是不行的,我们还需要维护自己的利益,准确的说是做到最大程度的维护自己的利益,就拿国产产品来说,什么叫国产产品,把国人利益放在第一位的就是国产产品,那些拿着垃圾产品却高价销售的产品能是国产的吗?绝对不是。

总结起来,就是按劳分配的分配模式需要深化改革,让更多的人参与到社会的发展福利上来,真正的用心对待我们的同胞,你若有心,我必有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