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两个事我还是挺有感触的。
第一个事是前天深圳突然宣布取消了“豪宅税”,当地的中介、卖家全嗨了。
不少房子当天直接跳涨几十万。
另外一个事是前两天有粉丝跟我抱怨,说家乡山东滨州当地的房价天天变,均价降2000多还卖不出去,棚改的钱也一直没拿到。
房子盖完后卖不出去,所以土地即使半买卖送,开发商都不愿意接手。

楼市到底发生了什么?同样是房子,差别为啥这么大呢?
其实很早之前我就说过一句话,房产是一个非常“非标”的产品,每个城市有每个城市的特色,不同区域有不同区域的差别。
同样是钢筋水泥盖的东西,它们的价格波动可能会完全不同。
这两年炒股的老铁应该会有这种感受。
同样是买股票,上证指数这两年虽然跌了,但买蓝筹白马的人大多都赚了,买小买妖追概念的大都血亏。
我有一个实验账户,在相同时间同时买了一手IC1912(中证500股指期货)和一手IF1912(沪深300股指期货)。
截止到今天收盘,IC一手亏2万,IF一手赚2万。
为什么要说这些呢?
其实我想让大家明白,现阶段的房子已经不简单是一个普通的商品,而是一个金融产品。
既然是一个金融产品,那么它就符合金融产品的很多特征。
比如说如果想来牛市就必须要有新韭菜进场,比如说不同的票走势可能并不相同,比如说盈利情况越好(GDP)房子增值潜力越大。
判断自己所在的城市、所看的楼盘是不是有潜力,就看有多少人要买,城市经济实力怎么样。
深圳,常驻人口1700多万,存量商品房不到200万套。
即使按照平均一家三口来算,也还有一大半的韭菜没有进场。
所以深圳的楼市易涨难跌,和深圳类似的还有北京、上海等地方。
当然上面也意识到了高房价对产业的危害,提出来“房住不炒”的概念,所以采取了很多措施去进行限价限购。
但在城市化进程还在继续的情况下,一线城市的房子仍然是稀缺资源。
特别是在整体楼市不是太景气的情况下,资金都会朝最优质的地区抱团。
就像现在的股市,大家都争着买一些盈利确定、商业成熟的公司。
但是像滨州这种地方常住人口不到400多万,城市面积却是深圳的4.7倍。
再加上滨州的经济并不好,2018年是山东省GDP增速下滑最大的城市,为4.7%。

所以没有新韭菜、新资金进场,房价出现下跌,就是一件可以理解的事了。
要我说,老铁的担忧是没必要的,不拆迁就不买房,真拆迁再买房,在这种基本面下,房子出现大幅涨价的可能性很小很小。
滨州只是一个缩影,在大多的三四五六线城市,之前因为棚改货币化,不少新韭菜突然有了资本就急匆匆的杀了进去。
现在棚改货币化进程放缓,行情就开始变得冷冷清清。

这些地区的房子,就像现在的一些小盘股,流动性差、业绩不稳定,动不动就容易踩雷。
有些新开的楼盘可能因为稀缺或者炒作会异常火爆,但老房子就没啥人要。
再从更微观一点的现象来看一个城市一个小区的房子是不是值得买。
如果你看到中介挂牌的很多成交又很少,那意思就不大,想买的话也没必要着急。
但如果这个地方的挂牌房子很少,没出一套很快就会被买,那说明是稀缺的,即使房东不降价也值得买。
炒股的时候,最忌讳觉得龙头股价格太贵买所谓的“龙二、龙三”。它会让你体会到什么是涨得比别人慢,跌得比别人快。
买房子也是同样的道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