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两个事我还是挺有感触的。


第一个事是前天深圳突然宣布取消了“豪宅税”,当地的中介、卖家全嗨了。


不少房子当天直接跳涨几十万。


另外一个事是前两天有粉丝跟我抱怨,说家乡山东滨州当地的房价天天变,均价降2000多还卖不出去,棚改的钱也一直没拿到。


房子盖完后卖不出去,所以土地即使半买卖送,开发商都不愿意接手。



楼市到底发生了什么?同样是房子,差别为啥这么大呢?


其实很早之前我就说过一句话,房产是一个非常“非标”的产品,每个城市有每个城市的特色,不同区域有不同区域的差别。


同样是钢筋水泥盖的东西,它们的价格波动可能会完全不同。


这两年炒股的老铁应该会有这种感受。


同样是买股票,上证指数这两年虽然跌了,但买蓝筹白马的人大多都赚了,买小买妖追概念的大都血亏。


我有一个实验账户,在相同时间同时买了一手IC1912(中证500股指期货)和一手IF1912(沪深300股指期货)。


截止到今天收盘,IC一手亏2万,IF一手赚2万。


为什么要说这些呢?


其实我想让大家明白,现阶段的房子已经不简单是一个普通的商品,而是一个金融产品。


既然是一个金融产品,那么它就符合金融产品的很多特征。


比如说如果想来牛市就必须要有新韭菜进场,比如说不同的票走势可能并不相同,比如说盈利情况越好(GDP)房子增值潜力越大。


判断自己所在的城市、所看的楼盘是不是有潜力,就看有多少人要买,城市经济实力怎么样。


深圳,常驻人口1700多万,存量商品房不到200万套。


即使按照平均一家三口来算,也还有一大半的韭菜没有进场。


所以深圳的楼市易涨难跌,和深圳类似的还有北京、上海等地方。


当然上面也意识到了高房价对产业的危害,提出来“房住不炒”的概念,所以采取了很多措施去进行限价限购。


但在城市化进程还在继续的情况下,一线城市的房子仍然是稀缺资源。


特别是在整体楼市不是太景气的情况下,资金都会朝最优质的地区抱团。


就像现在的股市,大家都争着买一些盈利确定、商业成熟的公司。


但是像滨州这种地方常住人口不到400多万,城市面积却是深圳的4.7倍。


再加上滨州的经济并不好,2018年是山东省GDP增速下滑最大的城市,为4.7%。



所以没有新韭菜、新资金进场,房价出现下跌,就是一件可以理解的事了。


要我说,老铁的担忧是没必要的,不拆迁就不买房,真拆迁再买房,在这种基本面下,房子出现大幅涨价的可能性很小很小。


滨州只是一个缩影,在大多的三四五六线城市,之前因为棚改货币化,不少新韭菜突然有了资本就急匆匆的杀了进去。


现在棚改货币化进程放缓,行情就开始变得冷冷清清。



这些地区的房子,就像现在的一些小盘股,流动性差、业绩不稳定,动不动就容易踩雷。


有些新开的楼盘可能因为稀缺或者炒作会异常火爆,但老房子就没啥人要。


再从更微观一点的现象来看一个城市一个小区的房子是不是值得买。


如果你看到中介挂牌的很多成交又很少,那意思就不大,想买的话也没必要着急。


但如果这个地方的挂牌房子很少,没出一套很快就会被买,那说明是稀缺的,即使房东不降价也值得买。


炒股的时候,最忌讳觉得龙头股价格太贵买所谓的“龙二、龙三”。它会让你体会到什么是涨得比别人慢,跌得比别人快。


买房子也是同样的道理。


---------


1、 港股恒指收跌1.82%,这两天的红空问题愈演愈烈。

周一就暴跌了2.62%,双十一A股打折,其实那边的锅不小,就是他们先跳的水。

今天那帮人更是围攻港交所。

为阿里巴巴香港上市捏把汗,虽然已获准发行,按1拆8回港上市计,价格应在167港元左右。 

但是是否顺利,还真不好说。

2、 蔚来也是不消停。

一早就有报道,它因通过登记的住所或者经营场所无法联系,被北京市场监督局列入经营异常名录。

这个其实还比较常见,被媒体一爆,蔚来在官方微博称:目前经营一切正常。

随后,有家本来就杠上的自媒体发布标题为“蔚来正与多家律所洽谈破产清算”的文章。

蔚来又不得不出来表示,该文内容纯属造谣,误导公众,严重干扰了蔚来的正常经营。蔚来已启动了必要的法律程序。

如今的蔚来,命途多舛。

3、 国家医保目录谈判分疾病领域进行,糖尿病药面临大杀价。

有一款糖尿病药医保局谈判专家给出的意向价格在原价基础上压价了90%。

药企代表说,价格压得太低了,“感觉专家算错了一个小数点”。

拥有重组人胰岛素的通化东宝一度跌了6%。

现在国家在药品方面的杀价还是蛮猛,还是那句话,医药这种自己搞不懂的还是找专业人士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