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很多人打新债,破发了。
说实在,一直没写这个话题,就是看行情不好,担心大家亏损。
另一个原因:
比起,赚的少又操心的打新债,我还是更喜欢打新股。但新规以后,我打了一年多新股,愣是一支都没有中。
后来,我就去「港股打新」了。
可能跟港股有缘吧,20000港币的投入,赚了16500港币,还记得是一支叫做「欧化」的新股。算是我2018年唯一的一笔「一夜暴富」了。
港股打新的操作挺麻烦的,就一直没写。
港股打新相比于A股打新,还是有很多优势的,给大家简单讲讲。
1)中签率高。港股的中签率最低也有15%,甚至很有可能100%中签。而A股2018年的中签率统计出来平均只有0.06%,喵了个咪。
2)不用股票底仓,有账户就能打新。打新时预先缴纳申购款,未中签的资金会退回。
3)参与门槛低,两三千就能搞定。港股很多都很便宜,2018年上市的205只新股中,超过一半的股票发行价在1块港元以下
4)资金占用时间短。招股到上市一般历时15天,另外,港股是没有涨跌停板制度的,上市首日可以涨100%甚至更高,可以当天卖出,快速获利。
为一夜暴富提供了可能。
那么港股打新就稳赚不赔了吗?
并不是哈。
比如相对平淡的A股打新,港股市场其实要刺激一些。因为港股是一个非常成熟,高自由度的市场,它是没有涨跌停的设置的。
因此,不像A股,新股除了第一天能涨44%,后面每天最多只能涨10%;港股可能上市当天就涨上天去了。
我大概总结了规律:股价很低的小公司,是最容易被炒高的。
比如朋友曾中过一支股才0.39港币,上市当天暴涨177%,真让人眼红啊。
有暴涨当然也会有暴跌。
我打新亏得最多的一家小公司,叫「棠记控股」,价格才0.3港币,最后亏掉18.61%卖出。
朋友港股打新,也遇到过30%、50%的跌幅,虽然最后卖出没有亏那么多,但是这个心情就跟过山车似的,扑通扑通。
另外,我看有人写文章说港股打新收益高达75%。
这个就有点忽悠人了。
赚的、亏的加起来,平均年化15%~30%,这个数据更现实点。
实际上,2018年,香港一共有205只新股,整体开盘单日涨幅达到17.41%。当然了,这里面也有56个新股首日下跌。
你若打中它们,难免也得亏几把。
但总的来看,这本身类似于一种统计套利,只要打新的样本量足够大,就能向平均胜率上靠近。长远来看一定是赔的少、赚的多。
因此,有兴趣的朋友,不妨一次性多开几个账户,增加样本量。
总结一些我的经验吧。
不要追热点,冷门更安全
很多朋友买东西喜欢看品牌,这种习惯带到理财里,觉得买保险要看品牌,买理财产品要看品牌,打新也喜欢申购一些知名公司;
其实,看牌子买东西这一套,在金融市场并不那么适用。
就拿港股打新来说,港股的定价是市场定价,不像A股大部分公司都是低估上市的。这就导致了一些热门公司的股票,它的上市价格偏高。
他们也知道自己受欢迎,肯定不会打折。
因此,反而有破发的风险,也就是一上市就跌破发行价。
学会止盈&止损,让利润奔跑
因为港股波动大,因此,止盈&止损都非常重要。如果首日破发,就一定要及时止损,止损点可以设置为20%;如果遇上大涨的股票,回调的那一刻就可以卖出。
胆子小的,可以采用「上市当天卖出」的策略,落袋为安。
实际上,接近七成的港股新股,上市首日能获得正收益。
价格越低,赚钱的可能性越大
前面提到过这个经验。补充一下,这些经验未必正确,但的确感觉如此。很多新股只有2、3毛钱,上涨的空间要远远大于下跌的空间;
以上。
未必正确,但的确统计&感觉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