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信很多基民都知道“基金定投”,认为其是一个好工具,更听说基金投资时间越长效果越好,那么事实真的如此吗?
从常规的固有思维来看,貌似是没毛病的,但其实并不然也,事实上,“基金要长期持有”更适用于一次性投资优质基金的情况下,如果是用在基金定投上,就不是那么合适了,为什么会这么说呢?
其实答案很简单:因为当定投期数太多,其平均投资成本会出现“钝化”的现象;
举个例子,假如第一期定投成本是10元,第二期是6元,那么平均成本为8元,平均成本得到很好地分摊;而假如已经定投了100期,前100期的平均成本为10元,第101期的成本为6元,那么最终的平均成本为(100*10+6)/101=9.96元,分摊成本的效果大大减弱,这就是定投的平均成本“钝化”
据华泰证券研究发现,定投期数在20期或以内,定投能够很好地降低投资平均成本;一般超过20期后,平均投资成本趋于稳定,因此,从平摊成本的角度看,如果是月定投,那么定投2年的时间效果最好,但要注意一点,这里并不是说定投2年时间,所能够获得的收益率是最高的,其最终收益率是取决于定投后的市场行情
基金定投正确打开方式:设置止盈线 → 达到止盈线后赎回 → 开始新一轮定投
定投的正确姿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