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最近,山姆大叔的2个经济数据,让美联储坚定了5月份激进加息的决定,那就是:3月份,美国CPI大概率超过8%;失业率却已罕见地降至3.6%,属于美国1974年以来的第二低。
3月份美国CPI超8%的原因,想必大家都知道:一为“能源价格飙升”,二为“上海、深圳等港口城市的疫情反复,引发了美国进口商品的紧张”。
而3月份美国失业率降至3.6%的原因,则是我们不得不承认的部分事实,那就是:疫情以来的美元无节制超发,的确起到了刺激经济的作用,特别是大规模的向民众发现金,让美国消费复苏还是比较明显的;而近期美联储加息和地缘政治冲突引发的美元回流本土,也对美国就业起到了托盘作用。
2
我们知道:美联储决策是否加息,取决于两个因素:一是CPI水平,二是失业率;CPI越高、失业率越低,美联储就越倾向于加息。
而目前出炉的3月份数据,基本符合这一条件:CPI燃爆,大概率超8%,再超10%不是梦;失业率也降至史上第二低的水平。
现在,华尔街大部分的投行和交易员,都押注美联储5月份会加息50个基点(将联邦基准利率提高0.5%),同时开始缩表。
唯一的变局是:人们担心激进加息(一次加息50个基点,而非25个基点),可能会造成美股砸盘,美国经济重新陷入衰退。
这种压力会让美联储只敢加25个基点,5月份到底加多少,最终还是取决于美联储在长痛(高通胀)和短痛(美国短暂陷入衰退)之间的抉择。
3
如果美联储5-6月两次累计加息100个基点,将联邦基金利率提升至1.5%;下半年再加息3-4次,将利率提高至2.25%;对我们来说,将是一次严重的挑战。
这会导致中美之间的利差,由加息前的3.2%,缩减为2022年末的0.95%,从而引发部分外资,特别是热钱和北向资金,回流美国;造成我们股市下跌和货币贬值的压力。
不要觉得我是开玩笑,事实上:在美联储缩债和真正加息之前(预期加息),已经有土耳其、哈萨克斯坦、欧盟、日本先后因为外资回流和货币贬值,被收割了。
我们没被收割,是因为我们有强大的创汇能力和外汇储备规模,足以应付外资流出造成的兑付压力,保证了人民币币值的稳健;而且目前为止的缩债和加息25个基点,属于中等规模的镰刀,还收割不动我们这样的大块头。
但如果今年美联储祭出大镰刀(5月加息50个基点,2022一共将联邦基金利率提升2%),我们的压力就大了。
4
对于人民币币值,我比较放心,因为:一来“我们的创汇能力很强”,二来“我们是全球少有的有能力执行外汇管制的国家”,全球金融炒家想要恶意做空人民币,并没有那么容易。
我主要还是担心国内股市:因为国内A、B股的很多机构投资者,一向唯“北向资金(外资)”马首是瞻;外资流入,他们就加仓推涨股价;外资流出,他们就带头砸盘,助跌股价。
今年5月份美联储激进加息后,可能国内外资流出的规模不大,但大概率会引发机构投资者的一轮跟随,造成A、B股新一轮的大熊市。
这一点,在前不久的中概股、港股暴跌,外资流出,引发上证指数一度暴跌12%的历史中,得到了充分验证。
总之,对于投资者和理财者来说:美联储激进加息,你们要注意人民币贬值压力和A股下跌的预期。
对于普通老百姓来说:美联储激进加息,可能会引发输入性膨胀(人民币贬值),以及新一轮的裁员、降薪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