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的地产行业正如曹丞相的鸡肋一样,食之无味,弃之可惜。

正常情况下,我们站在自己的角度来看待一个人或者一个行业,因为角度的不同,对待某个人或者某个行业的角度也不错。拿地产行业来说,不同组织或者人群对地产行业的感官是不同的,因为自身的角度不同,对待地产行业的态度自然也不同。

地产行业对政府来说,不管是土地出让金,还是地产行业的税收,地产都构建了现在稳定的国家经济体系,对于政府来说,希望目前的地产模式能够一直发展下去,不停的建房,消费者不停的买房,周而复始,政府在一边不停的收钱,这对政府来说是一个完美的模式。有点遗憾的是,消费者不是无限的,这个模式迟早会有调整的一天。这个模式到了调整的时候,是不是放任自流,答案是否定的,政府需要稳定地产行业,为什么?原有很简单,政府可以少从地产行业拿钱,但是必须保证地产行业的稳定,这里有两个问题,首先是不管在任何时候,地产行业的发展是能够给政府带来财政收入的;其次是,以现在地产行业的体量,养活了非常大的人群,一旦放任自流,如此庞大的人群无法安置,为造成社会的不稳定。所以,不管从自身态度,还是安全角度,政府必须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去救地产市场。

其次就是地产行业的受益群体,他们也是希望地产行业能够不断发展的,这些人是那些人呢?企事业单位,公共福利机构,地产行业的领导者,15年之前拆迁的人群,多套房购买者等,这里集中了绝大多数的目前地产行业的受益者,他们是希望地产行业继续发展的,也是在网上、媒体上积极主张救助地产行业的人群。看起来这部分人群不少,但是为什么现在这些人的声音越来越薄弱,其实很简单,我国在教育体系中,很少关于家庭财富方面的知识,这也导致了部分过去的拆迁群体在用完拆迁安置福利之后返贫的现象,其次是这个群体的萎缩,伴随着拆迁群体数量的萎缩和成本的增加,这个群体在不断的减少,综合起来,这部分受益的群体的声音越来越薄弱。

很多人说,受益的群体中有非常多强大的机构和人群,地产行业继续发展的声音怎么会变小呢?道理是没有问题,因为现在在地产的模式中,政府是受益的,这里有一个问题,就是即使是在强势的政府,你也不可能逼着别人买房。你要知道一件事,那就是你需要让不受地产行业好处的人来买房,当这些人已经买了一套,或者想法改变了之后,他们不会在继续这样了。这有点想蚊子,你喜欢一个蚊子围着你的耳朵转吗?

最后就是付出沉重代价买房的人,第一类是父母出首付还要帮忙还贷的人,第二类是父母出首付自己还贷的人,第三类是自己买房的人,第二类人群人数最多,在这些买房人中,一套房是绝对耗尽一个家庭一生的时间的,贷款、家庭开支、2到3台车,这30年的时间,不用干别的,基本上维持生活就可以了,等到了55岁以上,在工作个10来年攒养老钱,人品爆发的人还是少数,不会是多数,所以,对那些买房人来说,已经无力继续承担负重了。

现在的地产行业出现了目前的现状,在没有出现新的产业或者行业发展势头的时候,政府会加大力气稳定目前的现状,房价稳步下降成为选择,各位也不用担心没有人买房,买房的群体目前变少了,自商品房概念出现以来,我国商品房大约销售了220亿平方米,拆迁安置9000多万户,预计现在还有能力购买首套房的户口在5000万,也就是说,即使像去年一样销售18亿平方米,我国还可以继续维持到2024年底,所以,未来3年时间,房价不会出现巨幅波动。

但是,我们要知道的是,地产行业即将由过去的朝阳行业变成未来的传统行业,发展的上限和潜力已经没有了。所以,我们现在需要将眼光放在其它行业,现在已经出现了不少行业,这些行业能够分流地产行业。

再辉煌的过去也是过去,我们需要向前看,像那些新生的有活力的行业看,它们才是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