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min
1083
2021年1月1日起,靠档计息的个人大额存单、定期存款等产品,如果提前支取,计息方式将由靠档计息调整为按活期存款挂牌利率计息。
靠档计息的定期存款就是那种存时间越长利率越高的存款。按照6大行公告的意思,如果你两年前买了一款这样的产品,现在提前支取按2.94%计息,明年1月1号后就只能按照活期利率(0.3%左右)计息。一下少了很多钱。
① 持有到期。它们的底层一般是5年期存款,持有到期就是将它看成一个5年的定期存款,持有5年拿最高收益。② 年底前提前支取。还可以按照靠档利率算,持有1年也有1%+的收益,比活期利率高得多。这个变化其实对我们影响不大,因为大部分人买的都是由小银行发行,由互联网公司代销的类存款产品,常见的比如京东金融、度小满等等。
我今天也问了下京东金融的客服,客服说他们目前没收到调整信息,如果买的是靠档计息依然按之前的方案走。智能存款(看账户余额,钱越多利率越高)、结构性存款(挂钩一个标的,比如黄金,黄金价格越高利率越高),还有这次的靠档计息存款,都明里暗里收到过监管意见。所以没必要纠结到底是哪个细分品类,或是哪家银行,只要是创新存款,监管多少都不太喜欢。多家银行在互联网金融平台推出了存款产品,此类存款的流动性特点也有别于传统储蓄存款,给监管部门和金融机构带来新课题。互联网金融平台开展此类金融业务,属无照驾驶的非法金融活动,也应纳入金融监管范围。
我估计明年创新存款类产品可能就买不到了,或者迫于监管压力,对存量产品改变提前支取规则。个人建议大家提前撤出,创新存款总归是个过渡型产品,债基或者偏债混合型基金才是成熟投资者最终的归宿。之前整理过一些波动小、基金经理有名、运行时间足够长的优秀债基供大家参考:
基金公司也意识到了这个趋势,都在积极布局自己的「固收+」产品,所以在产品选择上会越来越丰富,肯定不愁没的买,只要你能接受波动。
最后真的建议大家把重视金融资产(基金股票),尤其是那些已经有了实物资产(房子)的人。① 需要不断进行基本面研究以应对企业经营的不确定性,② 需要不断熟悉应对情绪、风格、博弈、估值的变化以应对市场定价的不确定性,③ 需要成熟且逆人性的心智来应对自我的不确定性。除此之外还要兼顾工作、生活、家人,MD想想都觉得累。所以还是付出点成本,千分之1点多的申购费+百分之1点多的管理费把钱交给公募基金经理,最简单有效。
第二,我大A一共4100多支票,今年股价涨幅中位数是0%,说明炒股整体半涨半亏。 而99.8%的偏股混合型基金在今年取得了正收益,收益中位数是46%。 对比一下:股票收益中位数0%,基金收益中位数46%,结论很明确了——